北京天坛(满语:ᠠᠪᡣᠠᡞ
ᠮᡠᡴ᠋ᡩᡝ᠋ᡥᡠᠨ
;转写:abkai mukdehun),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场所。天坛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并改名为“天坛”。

天坛佔地约273万平方米,是故宫面积的四倍,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祭祀建筑群。1961年,天坛被国务院公布...阅读全文

北京天坛(满语:ᠠᠪᡣᠠᡞ
ᠮᡠᡴ᠋ᡩᡝ᠋ᡥᡠᠨ
;转写:abkai mukdehun),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场所。天坛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并改名为“天坛”。

天坛佔地约273万平方米,是故宫面积的四倍,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祭祀建筑群。1961年,天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8年,“北京皇家祭坛—天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时天坛公园还包括九坛八庙中的祈谷坛。

天坛布局严谨,建筑结构独特,装饰瑰丽,巧妙地运用力学、声学和几何学等原理,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

北京天坛最初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大祀坛形制而建的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实行四郊分祀制度后,在北郊觅地另建地坛,原天地坛则专事祭天、祈穀和祈雨,并改名为天坛。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在乾隆年间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改扩建,但年门和皇乾殿是明代建筑而無改建除外。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在圜丘坛外泰元门东建起崇雩坛。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实行四郊分祀之后,大祀殿废而不用。嘉靖皇帝诏令拆大祀殿。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在大祀殿原址筹建大享殿。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8月,大享殿建成。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拆除明嘉靖年间建造的崇雩坛。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降旨改大享殿为祈年殿,大享门为祈年门。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修理圜丘、皇穹宇。祈年殿三覆檐上层青瓦、中层黄瓦、下层绿瓦及其祈年门、两庑、皇乾殿绿瓦均改为青色琉璃,其它仍照旧制盖覆绿瓦。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祈年殿毁于雷火。次年(1890年),祈年殿重建。 直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祈年殿重建完工。

1900年八国联军進攻北京時,甚至还把司令部设在这里,並在圜丘坛上架设大炮,攻击正阳门和紫禁城,联军们将几乎所有的陈设和祭器都席卷而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除了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凯在1913年冬至祭天外,天坛不再进行任何祭祀活动,专用于为皇帝祭祀服务的天坛从此“任人游览”。1918年起闢为公园,正式对民众开放。[1][2]

1951年北京市政府组建了天坛管理处,1957年天坛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2]

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3]

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4]

^ 历史. 天坛公园. 2023-05-19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 2.0 2.1 走近天坛公园_历史名城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beijing.gov.cn. [2023-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1).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天坛公园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吕厚均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照片由:
Philip Larson - CC BY-SA 2.0
Statistics: Position
1253
Statistics: Rank
93932

添加新评论

Esta pregunta es para comprobar si usted es un visitante humano y prevenir envíos de spam automatizado.

安全
679248531单击/点按此序列:8871

Google street view

附近哪里可以睡 天坛 ?

Booking.com
487.371 总访问量, 9.187 兴趣点, 404 备份路径, 4 今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