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峰(藏語:གངས་རིན་པོ་ཆེ,威利转写:gangs rin po che,藏语拼音:Kangrinboqê;梵語:कैलास羅馬化:Kailāsa),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海拔6638米,位于中國西藏普兰县巴嘎乡境内,其南面是圣湖玛旁雍错和拉昂错,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獅泉河的發源地。冈仁波齐峰的高度有6638,6650、6656、6714米等说法,这几种海拔高度值基本都是20世纪初期的西方及印度探险家测量所得,但一直没有现代的官方测量数据。而根据Google Earth及NASA SRTM的高程数据,应该是6600多米这个数值更准确。

冈仁波齐是四个古老宗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共同的圣山,也是藏区最重要的神山。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亦译作“本教”)就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周边。在远古年代,冈仁波齐已是原始本教的神山,而本教“三界宇宙观”的中心就是冈仁波齐。印度教认为冈仁波齐是主神湿婆的居所,他与妻子帕尔瓦蒂及孩子们住在这里。耆那教认为其初祖勒舍婆就是在冈仁波齐前面的Ashtapad(意为“八层”)山上苦修多年后得道的。佛教认定冈仁波齐是象征宇宙中心的“须弥山”,藏传佛教密宗认为五大本尊之一的“胜乐金刚”(也称“上乐金刚”)就居住在冈仁波齐山上。

在较晚的《米拉日巴传》中,有着藏传佛教噶举派大师米拉日巴与本教(苯教)的那若本琼斗法,争夺冈仁波齐神山归属权的故事。但也有学者指出,在早期的《米拉日巴传》中并没有他与那若本琼在冈仁波齐斗法的内容,认为这些故事是后人的“演绎”,甚至只是模板化杜撰出来的故事。

出於虔誠信仰和洗清罪孽、积累福报的目的,上述各種宗教都有不少信徒不辭艱辛,從四面八方跋山涉水來到在此处朝聖、转山...阅读全文

冈仁波齐峰(藏語:གངས་རིན་པོ་ཆེ,威利转写:gangs rin po che,藏语拼音:Kangrinboqê;梵語:कैलास羅馬化:Kailāsa),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海拔6638米,位于中國西藏普兰县巴嘎乡境内,其南面是圣湖玛旁雍错和拉昂错,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獅泉河的發源地。冈仁波齐峰的高度有6638,6650、6656、6714米等说法,这几种海拔高度值基本都是20世纪初期的西方及印度探险家测量所得,但一直没有现代的官方测量数据。而根据Google Earth及NASA SRTM的高程数据,应该是6600多米这个数值更准确。

冈仁波齐是四个古老宗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共同的圣山,也是藏区最重要的神山。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亦译作“本教”)就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周边。在远古年代,冈仁波齐已是原始本教的神山,而本教“三界宇宙观”的中心就是冈仁波齐。印度教认为冈仁波齐是主神湿婆的居所,他与妻子帕尔瓦蒂及孩子们住在这里。耆那教认为其初祖勒舍婆就是在冈仁波齐前面的Ashtapad(意为“八层”)山上苦修多年后得道的。佛教认定冈仁波齐是象征宇宙中心的“须弥山”,藏传佛教密宗认为五大本尊之一的“胜乐金刚”(也称“上乐金刚”)就居住在冈仁波齐山上。

在较晚的《米拉日巴传》中,有着藏传佛教噶举派大师米拉日巴与本教(苯教)的那若本琼斗法,争夺冈仁波齐神山归属权的故事。但也有学者指出,在早期的《米拉日巴传》中并没有他与那若本琼在冈仁波齐斗法的内容,认为这些故事是后人的“演绎”,甚至只是模板化杜撰出来的故事。

出於虔誠信仰和洗清罪孽、积累福报的目的,上述各種宗教都有不少信徒不辭艱辛,從四面八方跋山涉水來到在此处朝聖、转山。以致岡仁波齊峰常年朝聖者絡繹不絕(參見藏傳佛教的朝聖),成為名副其實的“多重”宗教聖地。

照片由:
Jan Reurink from Netherlands - CC BY 2.0
Statistics: Position
8832
Statistics: Rank
3063

添加新评论

验证码
安全
324586719单击/点按此序列:7536
Esta pregunta es para comprobar si usted es un visitante humano y prevenir envíos de spam automatizado.

Google street view

附近哪里可以睡 冈仁波齐峰 ?

Booking.com
509.619 总访问量, 9.227 兴趣点, 405 备份路径, 233 今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