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

Cristo Vlahos - CC BY-SA 3.0 NielsB at Dutch Wikipedia - CC BY-SA 3.0 Swissair photo AG - CC BY-SA 4.0 Sirieta03 - CC BY-SA 4.0 Maude Rion - CC BY-SA 4.0 NielsB at Dutch Wikipedia - CC BY-SA 3.0 Original: Valenic; derivative work: Zacharie Grossen - CC BY-SA 4.0 Kecko - CC BY 2.0 FkMohr, Fotografin Supakon Mohr - CC BY-SA 3.0 de Lorenz Poffet - CC BY-SA 4.0 NielsB at Dutch Wikipedia - CC BY-SA 3.0 Barbara71pit - CC BY-SA 4.0 NielsB at Dutch Wikipedia - CC BY-SA 3.0 Bernard Vogel - CC BY-SA 4.0 FkMohr, Fotografin Supakon Mohr - CC BY-SA 3.0 de Poschi - CC BY-SA 3.0 Roland Zumbühl - CC BY-SA 3.0 Eric Hill - CC BY-SA 2.0 Patrick Nouhailler - CC BY-SA 2.0 RhodesHilary - CC BY-SA 4.0 Adrien Kunysz - CC BY-SA 4.0 János Korom Dr. >17 Million views from Wien, Austria - CC BY-SA 2.0 Kecko - CC BY 2.0 BenHur - CC BY-SA 3.0 Kraftwerke Oberhasli AG - CC BY-SA 3.0 de Yannick Bammert - CC BY 2.0 FkMohr, Fotografin Supakon Mohr - CC BY-SA 3.0 de Nikolai Karaneschev - CC BY 3.0 Christian David - CC BY-SA 4.0 Nikolai Karaneschev - CC BY 3.0 Kecko - CC BY 2.0 Gemeinde Randa - CC BY-SA 4.0 ZachT - Public domain Kecko - CC BY 2.0 - Public domain NielsB at Dutch Wikipedia - CC BY-SA 3.0 RhodesHilary - CC BY-SA 4.0 Blanky75 - CC BY-SA 4.0 RhodesHilary - CC BY-SA 4.0 NielsB at Dutch Wikipedia - CC BY-SA 3.0 User:Nauticashades - CC BY-SA 3.0 Kecko - CC BY 2.0 Kraftwerke Oberhasli AG - CC BY-SA 3.0 de Bernard Vogel - CC BY-SA 4.0 Dbu - CC BY 2.5 Christian David - CC BY-SA 4.0 Unknown authorUnknown author - Public domain Jan Remund - CC BY 2.0 NielsB at Dutch Wikipedia - CC BY-SA 3.0 Markus Bernet - CC BY-SA 2.5 NielsB at Dutch Wikipedia - CC BY-SA 3.0 Julian Peter - CC BY 2.0 dconvertini - CC BY-SA 2.0 Julian Peter - CC BY 2.0 - Public domain chensiyuan - CC BY-SA 4.0 Edwin Lee - CC BY 2.0 FkMohr, Fotografin Supakon Mohr - CC BY-SA 3.0 de Kecko - CC BY 2.0 Champer - CC BY-SA 3.0 Julian Peter - CC BY 2.0 Leiju - CC BY-SA 3.0 RhodesHilary - CC BY-SA 4.0 Sirieta03 - CC BY-SA 4.0 Rozefiz - CC BY-SA 4.0 Capricorn4049 - CC BY-SA 4.0 Lorenz Poffet - CC BY-SA 4.0 dconvertini - CC BY-SA 2.0 Kecko - CC BY 2.0 Luca Casartelli - CC BY-SA 3.0 No images

上下文 瑞士

瑞士聯邦(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法語:Confédération suisse;義大利語:Confederazione Svizzera;羅曼什語:Confederaziun svizra;拉丁語:Confœderatio Helvetica)簡稱「瑞士」(德語:Schweiz;法語:Suisse;義大利語:Svizzera;羅曼什語:Svizra;拉丁語:Helvetia),為中歐國家,由26個州組成。瑞士為典型的分權自治型聯邦委員會制國家,組成聯邦的各州擁有廣泛的地方自治權力,而且瑞士的國家元首為瑞士聯邦委員會全體成員,並非聯邦主席或其他特定的人。伯恩是联邦政府所在地兼事實上的首都,日內瓦、蘇黎世也是該國的重要城市,並且是多個國際組織的總部駐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是一個內陸國家,在地理上被劃分成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份,其山地總面積達41,285平方公里,當中以阿爾卑斯山最為廣闊。瑞士高原不僅是瑞士800萬人口的集中區域,也是該國主要城市日內瓦及經濟中心蘇黎世的所在地。瑞士的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因而素有「...阅读全文

瑞士聯邦(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法語:Confédération suisse;義大利語:Confederazione Svizzera;羅曼什語:Confederaziun svizra;拉丁語:Confœderatio Helvetica)簡稱「瑞士」(德語:Schweiz;法語:Suisse;義大利語:Svizzera;羅曼什語:Svizra;拉丁語:Helvetia),為中歐國家,由26個州組成。瑞士為典型的分權自治型聯邦委員會制國家,組成聯邦的各州擁有廣泛的地方自治權力,而且瑞士的國家元首為瑞士聯邦委員會全體成員,並非聯邦主席或其他特定的人。伯恩是联邦政府所在地兼事實上的首都,日內瓦、蘇黎世也是該國的重要城市,並且是多個國際組織的總部駐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是一個內陸國家,在地理上被劃分成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份,其山地總面積達41,285平方公里,當中以阿爾卑斯山最為廣闊。瑞士高原不僅是瑞士800萬人口的集中區域,也是該國主要城市日內瓦及經濟中心蘇黎世的所在地。瑞士的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因而素有「世界公園」或「世界花園」之美譽。

瑞士曾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中立國之一。瑞士的中立政策開始於1815年,由當年的《巴黎條約》上提出,並在同年的維也納會議上為各國所承認。瑞士曾經存在僱傭兵制度,後因确立「永久中立國」地位而改為採用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再捲入过國際戰爭。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僅為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創始國及申根區會員國,而非歐盟與歐洲經濟區成員。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富裕国家,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15位及第17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区、法语区及意大利语区,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例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來作為建國之初始,因而每年的8月1日被立為瑞士國慶日。

更多关于 瑞士

基本信息
  • 调用代码 +41
  • 互联网域名 .ch
  • Mains voltage 230V/50Hz
  • Democracy index 8.83
Population, Area & Driving side
  • 人口 8902308
  • 区域 41285
  • 驾驶侧 right
历史
  • 瑞士現今的聯邦政府體制自1848年施行瑞士聯邦憲法確立,最初奠基於1291年所締結的保護結盟,鬆散的邦聯關係存續了數世紀。

    早期歷史
     
    建立於西元前44年的奧古斯塔勞里卡為羅馬人於萊茵河畔最早的定居點,也是現今瑞士最重要的遺址[1]

    瑞士地區最早的人類活動可追溯至15萬年前[2],最早的農耕聚落遺跡於盖赫林根發現,該聚落存在於西元前5,300年[2]。

    瑞士最早的文化聚落屬哈尔施塔特文化及拉坦诺文化的一部份,名稱來自纳沙泰尔湖北部的拉坦诺所發現的遺跡。拉坦诺文化約於西元前450年,即鐵器時代時發展及興盛,也有可能受希臘文明及伊特拉斯坎文明影響。赫爾維蒂人為最重要的凯尔特人民族部落。於西元前58年,赫爾維蒂人向大西洋遷徙過程中,在比布拉克特[註 1]受尤利烏斯·凱撒的軍隊攔截,因此赫爾維蒂人退回瑞士[3][4][5]:27。西元前15年,提庇留及其弟弟德鲁苏斯奉羅馬皇帝奥古斯都之命征服阿爾卑斯山地區,並併入羅馬帝國[5]:28。赫爾維蒂人的活動範圍最初併入羅馬帝國的比利時高盧,之後劃入上日耳曼尼亞,今日瑞士東部地區則隸屬於拉埃提亚[5]:30。

    自中世纪前期約4世紀起,東哥特王国、倫巴第王國、東羅馬帝國相繼短期控制瑞士,直到法蘭克王國擴張,今日瑞士西部地區為勃艮第王國的領土,阿勒曼尼人於5世紀定居於瑞士高原,至8世紀進一步延伸至阿爾卑斯山河谷,阿勒曼尼人的居住地即為阿勒曼尼亞;因此,今日瑞士於當時分為勃艮地及阿勒曼尼兩部分[2]。法兰克王国克洛维一世於504年在曲尔皮希征服阿勒曼尼人後,阿勒曼尼亞成為法蘭克王國的一部份,而後勃艮第也為法蘭克王國征服[6][7]。

    從6世紀起被法蘭克王國征服,直至8世紀瑞士地區皆處於該國統治之下,此期間法蘭克王國歷經墨洛溫王朝及卡洛林王朝。查理大帝在位期間擴大法蘭克王國版圖,但至843年其孫子簽署了《凡尔登条约》,將王國一分為三。現今瑞士地區則分屬中法兰克王国及東法蘭克王國,直到約11世紀為神圣罗马帝国統治後再度合而為一[5]:38。

    ...阅读全文

    瑞士現今的聯邦政府體制自1848年施行瑞士聯邦憲法確立,最初奠基於1291年所締結的保護結盟,鬆散的邦聯關係存續了數世紀。

    早期歷史
     
    建立於西元前44年的奧古斯塔勞里卡為羅馬人於萊茵河畔最早的定居點,也是現今瑞士最重要的遺址[1]

    瑞士地區最早的人類活動可追溯至15萬年前[2],最早的農耕聚落遺跡於盖赫林根發現,該聚落存在於西元前5,300年[2]。

    瑞士最早的文化聚落屬哈尔施塔特文化及拉坦诺文化的一部份,名稱來自纳沙泰尔湖北部的拉坦诺所發現的遺跡。拉坦诺文化約於西元前450年,即鐵器時代時發展及興盛,也有可能受希臘文明及伊特拉斯坎文明影響。赫爾維蒂人為最重要的凯尔特人民族部落。於西元前58年,赫爾維蒂人向大西洋遷徙過程中,在比布拉克特[註 1]受尤利烏斯·凱撒的軍隊攔截,因此赫爾維蒂人退回瑞士[3][4][5]:27。西元前15年,提庇留及其弟弟德鲁苏斯奉羅馬皇帝奥古斯都之命征服阿爾卑斯山地區,並併入羅馬帝國[5]:28。赫爾維蒂人的活動範圍最初併入羅馬帝國的比利時高盧,之後劃入上日耳曼尼亞,今日瑞士東部地區則隸屬於拉埃提亚[5]:30。

    自中世纪前期約4世紀起,東哥特王国、倫巴第王國、東羅馬帝國相繼短期控制瑞士,直到法蘭克王國擴張,今日瑞士西部地區為勃艮第王國的領土,阿勒曼尼人於5世紀定居於瑞士高原,至8世紀進一步延伸至阿爾卑斯山河谷,阿勒曼尼人的居住地即為阿勒曼尼亞;因此,今日瑞士於當時分為勃艮地及阿勒曼尼兩部分[2]。法兰克王国克洛维一世於504年在曲尔皮希征服阿勒曼尼人後,阿勒曼尼亞成為法蘭克王國的一部份,而後勃艮第也為法蘭克王國征服[6][7]。

    從6世紀起被法蘭克王國征服,直至8世紀瑞士地區皆處於該國統治之下,此期間法蘭克王國歷經墨洛溫王朝及卡洛林王朝。查理大帝在位期間擴大法蘭克王國版圖,但至843年其孫子簽署了《凡尔登条约》,將王國一分為三。現今瑞士地區則分屬中法兰克王国及東法蘭克王國,直到約11世紀為神圣罗马帝国統治後再度合而為一[5]:38。

    瑞士高原於1200年時由萨伏依、柴林根英语House of Zähringen基堡英语House of Kyburg及哈布斯堡家族王朝所控制,部分地區,如烏里、施維茨及下瓦爾登等在內的「森林州」獲神聖羅馬帝國予以自治特許狀,森林州為神聖羅馬帝國中自主性最高的居民,而該特許狀為森林州獲取自由的法律基礎[5]:50。基堡王朝於於1264年覆亡後,魯道夫一世(1273年被選為神聖羅馬皇帝)將其勢力延伸至瑞士高原東部[6]。

    舊瑞士邦聯
     
    1291年的《永久同盟誓約》

    舊瑞士邦聯為阿爾卑斯山中部的河谷社群的結盟,邦聯用以維護共同貿易利益及確保重要山區貿易和平。烏里、施維茨及下瓦爾登於1291年簽署的《永久同盟誓約》被認為是邦聯建立的最初文件,然而,在其數十年前可能存在類似同盟[8][9]。

     
    瑞士邦聯變遷,由1291年(深灰色)至16世紀(淺灰色)

    至1353年,最初的三森林州已與格拉魯斯州、楚格州、卢塞恩、苏黎世及伯尔尼等州結盟,邦聯擴張後,權力及財富皆有所增加,此後至15世紀末期才有新州加入聯邦。邦聯在森帕赫戰役(Battle of Sempach)及奈弗爾斯戰役(Battle of Näfels)中對哈布斯堡作戰勝利,至1460年已控制侏羅山脈至阿爾卑斯山間的大部分地區[5]:57。而後於1470年代以瑞士傭兵協助打敗勃艮第公國大胆的查理[5]:57。瑞士於1499年在士瓦本战争戰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後,各州獲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所默許的自治權[10],神聖羅馬帝國幾乎被迫承認瑞士獨立自主[5]:61[9]。

    瑞士邦聯在戰爭中取得輝煌戰果,因而其善戰名聲聞名於歐洲[5]:60。邦聯的領土擴張僅於马里尼亚诺战役遭受挫敗[5]:60,也終結了瑞士歷史上的英勇時代[9],邦聯自此放棄以武力擴張領土[5]:60。慈運理在瑞士北部州成功進行宗教改革,但卻引發各州間的宗教衝突,並於1529年及1531年爆發兩次卡珀爾戰爭(Wars of Kappel)[5]:69。於1648年歐洲各國簽定《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認瑞士為一獨立國家並確認其為中立國[11]:25[6][7]。

    三十年戰爭結束後,由於經濟困難、貴族壟斷政權且濫用特權,而於1653年爆發農民起義[11]:25[5]:71-72。至18世紀,天主教及新教各州的衝突仍然存在,於1656年及1712年分別發生兩次維爾梅根戰役(Battles of Villmergen)[9],第一次天主教各州戰勝,第二次則由新教各州戰勝,伯恩及蘇黎世兩州的政治影響力則與其經濟實力相符[5]:72。

    拿破崙時期
     
    調停法案為拿破崙妥協舊制度與共和制度的產物

    法國政府征服瑞士並起草統一的憲法,並將政府體制改為中央集權,原屬瑞士邦聯的米卢斯及瓦尔泰利纳則分別被劃入法國及奇萨尔皮纳共和国。法國佔領期間,瑞士改名為赫爾維蒂共和國[11]:29,但此外來勢力所建立的共和國與瑞士各州高度獨立的傳統相違背[5]:83。在此期間,瑞士僅是法國的附庸國。法國軍隊鎮壓與當地人民反抗引發如下瓦爾登州的「恐怖日」暴動[11]:29。

    在俄羅斯及奧地利對法國發動的戰爭中,瑞士人拒絕以赫爾維蒂共和國的名義為法國軍隊作戰。赫爾維蒂共和國的新政府中主張國家中央集權的中央集權派及恢復舊邦聯體制的聯邦派也有所紛爭,拿破崙於1803年招集雙方在巴黎進行調解,各黨派無異議通過《調停法案》(Acte de médiation),恢復各州自治及邦聯體制[5]:86-87。

    1815年在维也纳会议上,瑞士重獲獨立,並確認為永久中立国[6][7][9]。但瑞士軍隊直至1860年加埃塔包圍戰(Siege of Gaeta)後才終止協助外國政府作戰。瓦莱州、納沙泰爾州及日內瓦州先後於1815年加入聯邦,瑞士的領土從1815年起即未再變更[12]。

    聯邦國家
     
    未改建前的联邦宫(1857年),伯恩為主持聯邦代表會議(Tagsatzung,為早期的立法及行政議會)的州之一,由於伯恩為德語區進入法語區的要道,而於1848年成為聯邦首都。[13][14]

    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對瑞士各州由寡頭貴族所支配的政治體制具有明顯的衝擊,演變成激進與保守州的對立[5]:92。瑞士於1839年爆發蘇黎世保守派叛亂(Züriputsch),部分保守天主教州於1845年結盟為「分離同盟」,於1847年與聯邦軍爆發分離同盟戰爭(Sonderbundskrieg)[9],戰爭持續不到1個月,死亡人數為104人,且大多是受到友軍誤傷[15]。分離同盟戰爭與歐洲各國發生的動亂類似,但對瑞士社會及心理層面皆有重大影響。

    在1848年歐洲各地發生革命及騷動時,瑞士起草以聯邦體制為架構的新憲法,該憲法大多參考美国宪法;新憲法賦予聯邦政府較大權力,各州政府則保留處理地方事務的權限。激進自由州傾向以各州人口比例推派代表的單一議會,而傳統保守州欲維持舊體制,經協商後,國會分為上議院即聯邦院,由各州選出2名代表,半州則為1名;以及下議院即國民院,共200名代表,依各州人口數量比例選出代表[5]:106。修改憲法須經全民公投複決。[7]

    瑞士憲法得以公民投票為全部或部分修改,因此每次修改憲法不僅修改舊有憲法,亦得起草新憲法[16]。由於人口增加及工业革命後社會經濟的變革,反對勢力以改革為訴求,進而於1874年實施新的聯邦憲法[9],該次憲法修改引進聯邦層次的任意性複決公投(Facultative referendum)[17],並確立聯邦政府處理交通、國防、公共衛生及立法事項[5]:107。1891年修憲後,公民得直接提出憲法法修正案並通過[17]。

    現代歷史
     
    烏爾里希·威勒(Ulrich Wille)為瑞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時總司令

    瑞士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皆未受戰火波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革命者列宁於1914年至1917年間留居於瑞士[18]。戰爭間發生格林-霍夫曼事件的政治醜聞也使瑞士的中立性受到質疑。[19]瑞士在免除參與國際聯盟軍隊的條件下,於1920年經公民投票後加入國際聯盟,其總部設於日內瓦[5]:13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在1937年曾擬定詳盡的聖誕樹行動入侵瑞士[20],義大利亦參與此行動奪回提契諾。聖誕樹行動將在德國全面擊敗同盟國後就執行,然而直到德國投降,瑞士並未遭受侵略[9]。瑞士在戰爭期間以武力嚇阻、對德國讓步等策略延遲了德國的侵略,因而瑞士得以保持獨立[7][21]。亨利·吉桑(Henri Guisan)於戰爭期間發布總動員令,瑞士戰略也由防禦邊界上固定地點以保護經濟核心地帶轉為長期有組織的消耗戰,並撤退至阿爾卑斯山區,依据堅固且存有物資的「內堡」(Reduit)防守[註 2],吉桑將軍於1940年7月5日發表「國家堡壘」(Réduit Plan, Schweizer Réduit),表示「地形有高山作為屏障,提供抗敵無比的可能性」[5]:135。瑞士也是同盟國及軸心國雙方進行間諜行動及談判重鎮[21]。

    同盟國及轴心国雙方皆於戰時封鎖與瑞士間的貿易。受德國和義大利侵略的可能性及與其他國家貿易的影響,瑞士對德國的經濟合作及贷款的還款期限也隨之變動。瑞士經德國傀儡政權維希法國的重要鐵路路線於1942年中斷。在戰爭期間,瑞士收容超過30萬名難民,總部設於日內瓦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也於衝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嚴格的移民及難民收容政策,以及與德國間的財政關係,使瑞士当时的中立政策于20世纪晚期遭受質疑[22]。

    瑞士空軍均與同盟國及軸心國作戰,於1940年5、6月間擊落11架德国空军戰機。超過100架盟軍轟炸機及機組人員於戰爭期間受拘留。在1944至1945年間,盟軍轟炸機曾誤炸瑞士部分地區,包括沙夫豪森、巴塞尔及苏黎世[21]。

    瑞士政府於戰後曾提供援助(Schweizerspende)及马歇尔计划重建歐洲的資金,隨著歐洲市場於戰後復甦,瑞士企業亦從中獲益[23]。

    瑞士婦女自1959年起才拥有在州層級選舉中投票的權利,而在聯邦層級選舉中投票的權利则是从1971年开始向婦女开放[9][24],內阿彭策爾州為婦女最晚獲得選舉權的州,自1990年婦女才有投票權。婦女在獲得聯邦層級选举权後,女性在政治上重要性也有所提升,第一位女性瑞士聯邦委員會委員伊麗莎白·科普(Elisabeth Kopp)任職於於1984至1989年[9];露特·德萊富斯於1999年成為第一位女性聯邦總統。

    瑞士於1963年加入欧洲委员会。1979年汝拉州自伯恩州分出,成为新的一州[25]。瑞士於1999年4月18日對聯邦憲法進行了全面的修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一系列丑闻迫使瑞士银行业进行改革。1995年,瑞士的银行在犹太团体的压力下声明他们发现了存于1945年以前旧账户中数以百万元计的“沉睡的存款”(大部分属于纳粹大屠杀的受难者和幸存者)。由于被指坐拥如此财富而从未尝试寻找其主人,瑞士最大的两家银行在1998年同意向纳粹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家属支付12.5亿美元的补偿金[26]:31

    瑞士於2002年經全民公决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26]:32。瑞士乃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但并非歐洲經濟區的成員國。瑞士於1992年5月提出加入欧洲联盟的提案,但於同年12月加入歐洲經濟區的提案由瑞士公民公投否決後無進一步行動。瑞士同时是第一個以全民公决決定是否加入歐洲經濟區的國家;而後瑞士又對歐盟相關議題進行了數次全民公决,但由於意見不一,加入歐盟的提案凍結。現時實行了部份歐盟的標準,例如瑞士加入了《申根协定》。該協議允許申根区國家和瑞士之間各國人口可自由互相進出。

    ^ Switzerland's Roman heritage comes to life swissinfo.ch ^ 2.0 2.1 2.2 瑞士歷史-史前時期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4-02.swissworld.org. Retrieved on 2009-06-27 ^ Geschichte-Schweiz.ch. História da Suíça: Antiguidade - Os Helvécios. [200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1).  ^ Interfaze.ch. Os povos celtas na Suíça. [200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張維邦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6.0 6.1 6.2 6.3 Switzerland histor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3-01. Nationsencyclopedia.com. Retrieved on 2009-11-27 ^ 7.0 7.1 7.2 7.3 7.4 History of Switzerland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5-08. Nationsonline.org. Retrieved on 2009-11-27 ^ Schwabe & Co.: Geschichte der Schweiz und der Schweizer, Schwabe & Co 1986/2004. ISBN 978-3-7965-2067-9 (德文)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A Brief Survey of Swiss Histor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6-26. admin.ch, Retrieved on 2009-06-22 ^ 瑞士歷史編年史. 瑞士資訊. [2012-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 11.0 11.1 11.2 11.3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林麗容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Swiss border在線上《瑞士歷史辭典》中的德文、法文或義大利文版詞條。 ^ Bundesstadt在線上《瑞士歷史辭典》中的德文、法文或義大利文版詞條。 ^ 馬克思、恩格斯. 新的代表機構-瑞士運動的成績.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7).  ^ Sonderbund在線上《瑞士歷史辭典》中的德文、法文或義大利文版詞條。 ^ Histoire de la Suisse, Éditions Fragnière, Fribourg, Switzerland ^ 17.0 17.1 周靜苓. 公民投票之實踐經驗-以全國性公民投票為例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30). ,頁70 ^ Lenin and the Swiss non-revolution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5-11. swissinfo.ch. Retrieved on 2010-01-25 ^ Grimm-Hoffmann, affaire在線上《瑞士歷史辭典》中的德文、法文或義大利文版詞條。 ^ Let's Swallow Switzerland by Klaus Urner (Lexington Books, 2002). ^ 21.0 21.1 21.2 Book review: Target Switzerland: Swiss Armed Neutrality in World War II, Halbrook, Stephen P.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12-01. stonebooks.com. Retrieved on 2009-12-02 ^ The Bergier Commission Final Report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5-30., page 498. ^ The Bergier Commission Final Report (PDF). Independent Commission of Experts Switzerland.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9-05-30). , page 521. ^ Country profile: Switzerland UK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Retrieved on 2009-11-25 ^ Jura canton (Switzerland). Flags of the World. [2009-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7).  ^ 26.0 26.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wsw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

    显示更少

附近哪里可以睡 瑞士 ?

Booking.com
486.710 总访问量, 9.181 兴趣点, 404 备份路径, 20 今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