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托大区

Rino Porrovecchio from Palermo, Italy - CC BY-SA 2.0 Gabriele Dalla Porta from Cornuda, Italia - CC BY-SA 2.0 Didier Descouens - CC BY-SA 4.0 Stefan Bauer, http://www.ferras.at - CC BY-SA 2.5 kallerna - CC BY-SA 4.0 No machine-readable author provided. Manfred Heyde assumed (based on copyright claims). - CC BY-SA 3.0 Stefan Bauer, http://www.ferras.at - CC BY-SA 2.5 Pavel Špindler - CC BY 3.0 User Giampaolo.Trapasso on it.wikipedia; Improved Version: User ThomasKloiber - CC BY-SA 3.0 qwesy qwesy - CC BY 3.0 Jean-Pol GRANDMONT - CC BY 4.0 Sefabetti - CC BY-SA 4.0 Ștefan Jurcă from Munich, Germany - CC BY 2.0 Threecharlie - CC BY-SA 3.0 Stefan Bauer, http://www.ferras.at - CC BY-SA 2.5 Didier Descouens - CC BY-SA 4.0 Matthias Süßen - CC BY-SA 4.0 Matthias Süßen - CC BY-SA 4.0 Didier Descouens - CC BY-SA 4.0 Didier Descouens - CC BY-SA 4.0 seier+seier - CC BY 2.0 Didier Descouens - CC BY-SA 4.0 Evelyne Chassagneux-Bonini - CC BY-SA 4.0 Maria Grazia Soldani - CC BY-SA 3.0 Azaupa - CC BY-SA 4.0 Veronika.szappanos - CC BY-SA 4.0 Youflavio - CC BY-SA 4.0 Stefan Bauer, http://www.ferras.at - CC BY-SA 2.5 This Photo was taken by Andrea Bertozzi. Feel free to use my photos, but please mention me as th - CC BY-SA 4.0 Didier Descouens - CC BY-SA 4.0 This Photo was taken by Andrea Bertozzi. Feel free to use my photos, but please mention me as th - CC BY-SA 4.0 Photo by Guido Adler. Upload by Moroder - CC BY-SA 3.0 Till Niermann - CC BY 3.0 Sefabetti - CC BY-SA 4.0 This Photo was taken by Andrea Bertozzi. Feel free to use my photos, but please mention me as th - CC BY-SA 4.0 qwesy qwesy - CC BY 3.0 Alberto Davide Lorenzi - CC BY-SA 4.0 Threecharlie - CC BY-SA 3.0 Metallaro1980. Original uploader was Metallaro1980 at it.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This Photo was taken by Andrea Bertozzi. Feel free to use my photos, but please mention me as th - CC BY-SA 4.0 kallerna - CC BY-SA 4.0 Original uploader was Seval at it.wikipedia. The original uploader was Attilios at English Wikipedia - CC BY-SA 3.0 Rino Porrovecchio from Palermo, Italy - CC BY-SA 2.0 Threecharlie - CC BY-SA 3.0 Didier Descouens - CC BY-SA 4.0 This Photo was taken by Andrea Bertozzi. Feel free to use my photos, but please mention me as th - CC BY-SA 4.0 This Photo was taken by Andrea Bertozzi. Feel free to use my photos, but please mention me as th - CC BY-SA 4.0 No images

上下文 威尼托大区

威尼托(義大利語:Veneto;威尼斯語:Vèneto;德語:Venezien)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政区,人口約500萬,在意大利排名第四。其边界与伦巴第、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奥地利、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和艾米利亚-罗马涅接壤,在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之间。贯穿波河、阿迪杰河、布伦达河和皮亚韦河。該地區的首府是威尼斯,最大的城市是維羅納,其他的重要城市包括維羅納、帕多瓦、特雷维索、贝卢诺、罗维戈和维琴察。

威尼托大区在公元前9世紀左右就被威尼蒂人佔據,直到公元5世紀,威尼託一直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直到它被入侵的蠻族滅亡。在中世紀,威尼托地區誕生的威尼斯共和國成為了歐洲最大、最富有、文明最先進的海上共和國和貿易帝國,並將這種繁榮維持了數個世紀,直到1797年拿破崙入侵。1815年維也納會議之後,威尼托與倫巴第合併,並併入奧地利帝國,1866年因第三次意大利戰爭,奧地利不得不放棄這片土地,威尼托因而成為了統一的意大利的一部分。

威尼托擁有豐富的藝術和文化。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包括獨特的威尼斯建築物及橋樑,以及不少帕拉第奧式建築的別墅。維羅納競技場是一個古羅馬的圓形競技場,傳統上專演歌劇。其他的旅遊勝地還有有耶索洛、科爾蒂納丹佩佐、加尔达湖。

除意大利語外,大多數居民還講當地的威尼斯語。自1971年起,威尼托議會將該地區的公民稱為“威尼斯人民”。第一條將威尼托定義為“自治區”,“由威尼斯人民和貝盧諾、帕多瓦、羅維戈、特雷維索、威尼斯、維羅納和維琴察省的土地組成”,同時保持“與世界各地威尼斯人的聯繫”。第2條規定了“威尼斯人民自治”的原則,並授權該地區“促進威尼斯人民和文明的歷史認同”。儘管有這些得到意大利議會批准的確認書,但威尼托並不屬於具有特殊法規的自治區,與其東北和西北部的鄰居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和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南蒂羅爾不同。

威尼托是著名的威尼托民族主義運動的發源地,該地區最大的政黨是威尼斯聯盟黨,它是北方聯盟黨的創始組成部分。威尼托現任主席是盧卡·扎亞,於2020年以76.8%的得票率連任。2017年舉行了自治公投:57.2%的威尼斯人參加了投票,其中98.1%的人對“進一步的自治形式和特殊條件”投了“贊成”票。

威尼託在...阅读全文

威尼托(義大利語:Veneto;威尼斯語:Vèneto;德語:Venezien)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政区,人口約500萬,在意大利排名第四。其边界与伦巴第、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奥地利、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和艾米利亚-罗马涅接壤,在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之间。贯穿波河、阿迪杰河、布伦达河和皮亚韦河。該地區的首府是威尼斯,最大的城市是維羅納,其他的重要城市包括維羅納、帕多瓦、特雷维索、贝卢诺、罗维戈和维琴察。

威尼托大区在公元前9世紀左右就被威尼蒂人佔據,直到公元5世紀,威尼託一直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直到它被入侵的蠻族滅亡。在中世紀,威尼托地區誕生的威尼斯共和國成為了歐洲最大、最富有、文明最先進的海上共和國和貿易帝國,並將這種繁榮維持了數個世紀,直到1797年拿破崙入侵。1815年維也納會議之後,威尼托與倫巴第合併,並併入奧地利帝國,1866年因第三次意大利戰爭,奧地利不得不放棄這片土地,威尼托因而成為了統一的意大利的一部分。

威尼托擁有豐富的藝術和文化。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包括獨特的威尼斯建築物及橋樑,以及不少帕拉第奧式建築的別墅。維羅納競技場是一個古羅馬的圓形競技場,傳統上專演歌劇。其他的旅遊勝地還有有耶索洛、科爾蒂納丹佩佐、加尔达湖。

除意大利語外,大多數居民還講當地的威尼斯語。自1971年起,威尼托議會將該地區的公民稱為“威尼斯人民”。第一條將威尼托定義為“自治區”,“由威尼斯人民和貝盧諾、帕多瓦、羅維戈、特雷維索、威尼斯、維羅納和維琴察省的土地組成”,同時保持“與世界各地威尼斯人的聯繫”。第2條規定了“威尼斯人民自治”的原則,並授權該地區“促進威尼斯人民和文明的歷史認同”。儘管有這些得到意大利議會批准的確認書,但威尼托並不屬於具有特殊法規的自治區,與其東北和西北部的鄰居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和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南蒂羅爾不同。

威尼托是著名的威尼托民族主義運動的發源地,該地區最大的政黨是威尼斯聯盟黨,它是北方聯盟黨的創始組成部分。威尼托現任主席是盧卡·扎亞,於2020年以76.8%的得票率連任。2017年舉行了自治公投:57.2%的威尼斯人參加了投票,其中98.1%的人對“進一步的自治形式和特殊條件”投了“贊成”票。

威尼託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大規模移民的土地,如今已成為該國最大的移民接收地區之一,有487,493名外國人(佔該地區人口的9.9%;2018年1月),其中特別包括羅馬尼亞人(25.2%)、摩洛哥人(9.3%)、华人(7.1%)和摩爾多瓦人。

附近哪里可以睡 威尼托大区 ?

Booking.com
489.956 总访问量, 9.198 兴趣点, 404 备份路径, 5 今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