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文 伦敦

伦敦(英語:London/ˈlʌndən/)是英国首都,也是英國最大都市以及其構成國英格蘭的首府。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倫敦市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606.95平方英里(1,572.0平方公里),2019年人口为898.2萬,为全英格兰最大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自1965年起构成大倫敦行政区,由32個倫敦自治市加上倫敦市組成,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開發、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六大的都市区。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倫敦是全球領先投資地,吸引很多國際零售商來投資,個人凈資產值高於其它城市。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人口占全英国的12.5%。在2020年英國脫離歐盟之前,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阅读全文

伦敦(英語:London/ˈlʌndən/)是英国首都,也是英國最大都市以及其構成國英格蘭的首府。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倫敦市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606.95平方英里(1,572.0平方公里),2019年人口为898.2萬,为全英格兰最大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自1965年起构成大倫敦行政区,由32個倫敦自治市加上倫敦市組成,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開發、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六大的都市区。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倫敦是全球領先投資地,吸引很多國際零售商來投資,個人凈資產值高於其它城市。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人口占全英国的12.5%。在2020年英國脫離歐盟之前,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更多关于 伦敦

Population, Area & Driving side
  • 人口 8799728
  • 区域 1572
历史
  • 名称  “伦敦”一名可能来源于泰晤士河

    伦敦名称的由来英语Etymology of London不详[1]。这一名称在2世纪即已存在,在公元约121年记载为伦蒂尼恩(Londinium),证明其来源有罗马-不列颠背景[1]。蒙茅斯的杰弗里在其作品《不列颠诸王史》中最先试图阐释这一名称,但这一解释如今已被否定[1]。他称该名称来源于一位“勒德王英语Lud son of Heli”(King Lud),此人据传占领了这一城市,并将其命名为“凯尔勒德”(Kaerlud)[2]。

    ...阅读全文
    名称  “伦敦”一名可能来源于泰晤士河

    伦敦名称的由来英语Etymology of London不详[1]。这一名称在2世纪即已存在,在公元约121年记载为伦蒂尼恩(Londinium),证明其来源有罗马-不列颠背景[1]。蒙茅斯的杰弗里在其作品《不列颠诸王史》中最先试图阐释这一名称,但这一解释如今已被否定[1]。他称该名称来源于一位“勒德王英语Lud son of Heli”(King Lud),此人据传占领了这一城市,并将其命名为“凯尔勒德”(Kaerlud)[2]。

    自1898年起,人们普遍认为该名称来源于凯尔特人,意为“名为伦蒂诺斯(Londinos)者所有之地”;但这一解释此后亦被推翻[1]。理查德·科特斯英语Richard Coates于1998年提出该名称来源于前凯尔特古欧洲语言名称“(p)lowonida”,意为“河流过宽无法涉足”,代指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的一部分;由此这一定居点获得其凯尔特名称“Lowonidonjon”[3],但距离“伦敦”仍有一定差距。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拉丁名称“Londinium”和现代威尔士语“Llundain”之间的不同;后者照理应为“(h)lōndinion”(非“londīnion”),来源于先前的“loundiniom”。当然,亦有可能是威尔士名称本身来源于日后的英语名称,因此便无法由这一形式得出其原名。

    1889年之前,“伦敦”一名仅為官方用于称呼伦敦城,但此后亦用于称呼伦敦郡及今日的大伦敦[4]。

    史前

    倫敦附近的斯旺斯孔布(Swanscombe)曾經發現四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人類化石。考古界稱為斯旺斯孔布人(Swanscombe Man)。

    最近的两项发现表明在泰晤士河伦敦地区非常早便有人定居。1999年,一座青铜时代桥梁的遗迹在沃克斯霍尔桥北部河滩上被发现[5]。这一桥梁可能跨越泰晤士河,亦可能连接一座至今已不存在的河中岛屿。树木学研究可将其木料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5]。2010年,一座大型木质结构的地基在沃克斯霍尔桥南部的泰晤士河河滩上被发现,可追溯至公元前4500年[6]。这一中石器时代结构的功能至今尚不明确。两个建筑都位于南岸的一个天然跨河点,在此埃夫拉河英语River Effra注入泰晤士河[6]。

    罗马伦敦  1300年,伦敦的范围仍然局限于其罗马城墙之内

    虽然这一区域内仍然有布立吞人定居的痕迹,最初的主要定居点仍然是由罗马人在公元43年入侵之后建立的[7]。这一定居点只维持到公元61年,布狄卡率领爱西尼部落将之攻陷并焚毁[8]。但随着罗马军团对不列颠的征服,此后精心规划并得到重建的伦蒂尼恩获得了繁荣,并于100年取代科尔切斯特成为罗马行省不列颠尼亚的首府。在2世纪时这一城市的发展达到顶峰,人口约为60,000人。

    盎格鲁-撒克逊伦敦(及维京时期)

    5世纪初罗马在不列颠的统治崩溃,伦敦不再为首府,伦蒂尼恩城也几乎被遗弃,虽然罗马文明在今圣马田教堂附近地区持续存在直至约450年[9]。自约500年起,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定居点伦敦维克英语Anglo-Saxon London(Lundenwic)在古罗马城市西侧发展起来[10]。至680年,该城已复苏至成为一个主要港口,但仍然没有大规模生产产品的证据存在。自820年代起,由于维京人频繁入侵,该城开始衰退。历史上总共记载了三次维京人对伦敦的入侵;851年和886年他们两次成功,而在994年则失败[11]。

    维京人在英格兰东部和北部大片地区建立起丹麦律法统治的丹麥區(Danelaw),统治范围由伦敦一直持续至切斯特。这一地区在政治和地理上的维京统治由丹麦国王古瑟伦英语Guthrum和西撒克逊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于886年协定认可。丹麦律法统治在此后数个世纪内继续延续。根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的记载,阿尔弗雷德大帝于886年“重建”伦敦。考古研究表明伦敦维克在此时废弃,社会生活和贸易在古罗马城墙内重新发展起来。此后伦敦缓慢发展,而在950年之后则得到巨大的发展[12]。

    至11世纪,伦敦已是全英格兰最大的城镇。国王忏悔者爱德华以罗曼式风格重建威斯敏斯特教堂,这亦是全欧洲最为宏伟的教堂之一。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先前的首都为温切斯特,而此时伦敦则成为外国贸易者的主要活动地点以及战争期间的主要据点。在弗兰克·斯坦顿看来,伦敦“有其资源,并在其尊严和政治自我觉悟方面快速发展,作为首都十分恰当[13][14]。”

    中世纪  画作中描绘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加纳莱托,1749年作)为世界遗产,亦是伦敦最古老和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

    诺曼底公爵威廉在黑斯廷斯战役中获胜,并于1066年圣诞节于落成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15]。威廉于城东南角建造伦敦塔,用于震慑当地居民,这也是第一座在英格兰以石料重建的诺曼城堡[16]。1097年,威廉二世开始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附近兴建威斯敏斯特厅。这一建筑成为之后威斯敏斯特宫的基础[17][18]。

    英格兰的中央政府机构此前一直伴随宫廷在全国活动,而到了12世纪这些机构逐渐发展庞大并变得复杂,由此开始固定于一地进行运作。多数时候这一地点为威斯敏斯特,而由温切斯特迁来的国库则位于伦敦塔。威斯敏斯特市在行政层面成为一个真正的首都,而临近的伦敦城则仍旧是英国最大城市及商业中心,并在其伦敦市法团体系管理之下得到繁荣。1100年,此地人口大约为18,000;至1300年人口则增长到近100,000[19]。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入侵,伦敦失去其近三分之一的人口[20]。1381年,伦敦成为瓦特·泰勒农民起义的中心[21]。

    16世紀至18世紀  1593年的伦敦地图。跨越泰晤士河的桥梁只有一座,但南岸萨瑟克的一些地区已经得到开发 1666年的伦敦大火摧毁该城的许多地区

    都铎时期宗教改革逐渐推动向新教的过渡,伦敦的许多区域也由教会所有转向私人所有[22]。未染色和未修整的羊毛制品由伦敦出口至低地国家沿岸;这些产品在这一地区被认为不可或缺[23]。但此时英国的海上贸易基本难出欧洲西北部海域。通往意大利及地中海的商路通常经过安特卫普并跨越阿尔卑斯山,而任何经由直布罗陀海峡前往或发自英格兰的船只一般都属意大利或拉古萨。1565年1月尼德兰重新对英格兰船运开放,商业立刻得到重大的发展[24]。皇家交易所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25]。重商主义得到发展,诸如东印度公司这样的垄断贸易企业也建立起来,将贸易范围扩展至新大陆。伦敦成为北海的首要港口,大量移民从英格兰和海外迁入,其人口由1530年的约50,000增长至1605年的约225,000[22]。

    16世纪时,威廉·莎士比亚和其他剧作家生活在伦敦。至1603年都铎时期结束,伦敦仍是一座颇为紧密简洁的城市。1605年11月5日,火药阴谋策划者试图在威斯敏斯特刺杀詹姆斯一世[26]。17世纪初,伦敦开始受到鼠疫的侵袭[27],1665年至1666年的大瘟疫导致近100,000人死亡,占到伦敦人口的五分之一[28]。

    1666年伦敦大火由布丁巷发起,并迅速横扫全城的木质建筑[29]。重建工作耗时超过十年,由罗伯特·胡克主导[30][31][32]。1708年克里斯多佛·雷恩设计的圣保罗座堂竣工。乔治王时代,新的区域诸如梅费尔在西部建立起来,而新的泰晤士河桥梁则推动南伦敦的发展。在东部,伦敦港向下游扩张。

    1762年,乔治三世购得白金汉宫,并在此后75年内对其扩建。18世纪时,伦敦饱受犯罪困扰,1750年鲍街警探英语Bow Street Runners(Bow Street Runners)作为一支专业警察队伍成立[33]。超过200项罪名可宣判死刑[34],包括偷盗[35]。多数城内出生的儿童在三岁前即死亡[36]。咖啡店成为讨论观点的热门场所,识字率逐渐增长,印刷技术的发展使新闻广为传播。弗利特街成为英国媒体的中心。

    塞缪尔·约翰逊说:

    任何有文化的人都不会愿意离开伦敦。不,先生,当一个人厌烦伦敦,他便厌烦人生;在伦敦,一切人生所需均应有尽有。

    ——塞缪尔·约翰逊,1777年[37]
    近代至今  由维多利亚塔俯瞰伦敦,1920年代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轰炸的伦敦街道

    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是全球最大的城市[38]。过于密集的人口导致霍乱时常发生[39],1848年的霍乱导致14,000人丧生,而1866年的霍乱则导致6,000人丧生[40]。日渐拥堵的交通最终使世界上首个地方城市铁道系统建立起来。大都會工務委員會英语Metropolitan Board of Works(首長稱主席)负责监督首都及邻近地区的基础设施扩张;1889年该委员会撤廢,伦敦郡委员会英语London County Council(London County Council)由首都周围的郡组织成立,作為行政機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受到德国轰炸,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空军的一系列轰炸导致超过30,000名伦敦人死亡,大量房屋和其他建筑被摧毁。战争结束之后,英国尚未从战争中恢复过来,便于旧温布利球场举办194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51年,不列颠节英语Festival of Britain于南岸举办。1952年的大雾霾最终引致《1956年空气清净法案》的通过,从而终结臭名昭著的伦敦“豆羹雾”(pea soup fogs)状况的发生。1940年代起,伦敦成为大量移民的目的地,他们大多来自其他英联邦国家,例如牙买加、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伦敦也成为全欧洲最为多元化的城市之一。

    自1960年代中期起,伦敦成为世界青年文化的中心,例如与国王路、切尔西和卡纳比街相关的“摇摆伦敦英语Swinging London”(Swinging London)亚文化。其开创性的地位在朋克摇滚年代得到复兴。1965年伦敦的行政边界向外扩张以纳入逐渐发展的城市区域,新的行政機構——大伦敦委员会英语Greater London Council成立。在北爱尔兰问题年代,伦敦多次受到爱尔兰共和军临时派的炸弹攻击。种族不平等问题在1981年布里克斯顿骚乱英语1981 Brixton riot中得到突出的体现。

    大伦敦的人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内逐渐下跌,由1939年的近860万下跌至1980年代的680万。伦敦的主要港区向下游的费利克斯托和蒂尔伯里英语Port of Tilbury迁移,而伦敦码头区则作为金丝雀码头得到重新的开发。这一切都起源于1980年代伦敦逐渐向全球金融中心角色的转变。

    1980年代泰晤士河防洪闸落成,以保护伦敦免受北海大潮的侵袭。1986年大伦敦委员会英语Greater London Council废除,伦敦也成为全球唯一没有中央行政机构的大都市。2000年,大伦敦政府建立,伦敦重新得到全城范围的行政管理。为庆祝21世纪的到来,千禧巨蛋、伦敦眼和千禧桥兴建起来。2005年7月6日,伦敦获得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由此也成为首座三次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41]。2015年2月,大伦敦的总人口估计为860万,达到自1939年来的最高点[42]。

    ^ 1.0 1.1 1.2 1.3 Mills 2001,第139頁 ^ Ackroyd, Peter. London. The New York Times. 2001-12-02 [2008-10-28]. ISBN 978-0-7011-727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30).  ^ Coates, Richard. A new explanation of the name of London.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 1998, 96 (2): 203–229 [2015-05-21]. doi:10.1111/1467-968X.00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mills_140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5.0 5.1 Denison, Simon. First 'London Bridge' in River Thames at Vauxhall. British Archaeology. 1999-07, (46) [2011-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 6.0 6.1 Milne, Gustav. London's Oldest Foreshore Structure!. Frog Blog. Thames Discovery Programme. [2011-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 Perring, Dominic. Roman London. London: Routledge. 1991: 1. ISBN 978-0-203-23133-3.  ^ British History Timeline —Roman Britain. BBC.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 The last days of Londinium. Museum of London. [201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8).  ^ The early years of Lundenwic. The Museum of London. [2015-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0).  ^ Viking Attacks. web.cn.edu/kwheeler/. [2014-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1).  ^ Vince, Alan. London. Lapidge, Michael; Blair, John; Keynes, Simon; Scragg, Donald (编).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Anglo-Saxon England. Blackwell. 2001. ISBN 978-0-631-22492-1.  ^ Stenton, Frank. Anglo-Saxon England 3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538–539. ISBN 978-0-19-280139-5.  ^ Blair, John. Westminster. Lapidge, Michael; Blair, John; Keynes, Simon; Scragg, Donald (编).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Anglo-Saxon England. Blackwell. 2001. ISBN 978-0-631-22492-1.  ^ History – 1066 – King William. BBC. [2008-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 Tinniswood, Adrian. A History of British Architecture — White Tower. BBC. [2008-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 UK Parliament — Parliament: The building. UK Parliament. 2007-11-09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1).  ^ Palace of Westminster. UK Parliament. [200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4).  ^ Schofield, John; Vince, Alan. Medieval Towns: The Archaeology of British Towns in Their European Setting.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3: 26. ISBN 978-0-8264-6002-8.  ^ Black Death. BBC History. [2008-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 Richard II (1367–1400). BBC. [200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 22.0 22.1 Pevsner, Nikolaus. London I: The Cities of London and Westminster rev. edition, 1962. Introduction p. 48. ^ J. G. Pounds (1976). "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Europe 450 B.C.-A.D. 1330, Part 1330". p. 430. CUP Archive, ^ Ramsay, George Daniel (1986). The Queen's Merchants and the Revolt of the Netherlands: The End of the Antwerp Mart. Volume 2, pp. 1 and 62–63.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7190-1849-7 ^ The life and times of Sir Thomas Gresham, founder of the Royal Exchange: including notices of many of his contemporaries. With illustrations, Volume 2, pages 80–81, John William Burgon, E. Wilson, 1839. ^ Durston, Christopher. James I. London: Routledge. 1993: 59. ISBN 978-0-415-07779-8.  ^ A List of National Epidemics of Plague in England 1348–1665. Urban Rim. 2009-12-04 [201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4).  ^ Story of the plague. Channel 4. [2015-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 Pepys, Samuel. Mynors Bright (decipherer); Henry B. Wheatley , 编. The Diary of Samuel Pepys. 45: August/September 1666. 1666-09-02 [1893] [2015-05-21]. ISBN 978-0-520-2216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 Schofield, John. London After the Great Fire: Civil War and Revolution. BBC History. 2011-02-17 [201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 Rebuilding after the fire. Museum of London. [2015-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1).  ^ The Rebuilding of London After the Great Fire. Thomas Fiddian. 1940 [2008-04-27].  ^ "Thief Taker, Constable, Poli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PBS). ^ Jackson, Peter. Rough justice – Victorian style. BBC News. 2009-08-03 [201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5).  ^ National Affairs: Capital punishment: a fading practice. Time (New York). 1960-03-21 [201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1).  ^ The Foundling Hospital. BBC History. 2011-02-17 [201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3).  ^ When a man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 Samuel Johnson. [2015-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 London: The greatest city. Channel 4. [200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9).  ^ Hidden extras: cholera comes to Victorian London. London: The Science Museum. [201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3).  ^ Brown, Robert W. Lond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Pembroke. [2011-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30).  ^ London beats Paris to 2012 Games. BBC Sport. 2005-07-06 [2012-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3).  ^ London's population hits 8.6m record high. BBC News. [2015-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显示更少

附近哪里可以睡 伦敦 ?

Booking.com
489.984 总访问量, 9.198 兴趣点, 404 备份路径, 33 今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