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文 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馬達加斯加語:Repoblikan'i Madagasikara;法語:République de Madagascar),简称马达加斯加,前称马尔加什共和国,是位于非洲东南部近海的印度洋岛屿国家,领土包括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岛及其周边多个小岛。与法国在印度洋诸岛主权问题上存在争议。冈瓦那超大陆在早侏罗纪解体后,马达加斯加岛在约8800万年前从印度板块分裂,当地的原生动植物因此得以在相对隔离的自然条件下演化。马达加斯加也因此成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80%的野生动植物都是该国独有。但是,岛上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也日益受到迅速增长人口侵占的威胁。

公元前350年到公元550年间,南岛民族从婆罗洲乘浮架独木舟前来,马达加斯加开始有人类定居。公元1000年左右,班图人穿越莫桑比克海峡移居此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多个族群陆续前来当地定居,每个族群都在地方文化中留下持久的风景线。马达加斯加族群通常可以划分成18或更多个较小的族裔团体,其中又以中部高地的梅里纳人所占规模最大。马达加斯加岛曾长期由零散的社会政治联盟统治。从19世纪开始,岛上大部分地区都由一系列部落首领统一成伊默里纳王国加以统治。1897年,该岛成为法兰西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君主政体随之土崩瓦解,之后一直到1960年才获得独立。独立后的马达加斯加称为共和国,先后经历四大宪政时期。1992年起,该国开始正式由以首都塔那那利佛为中心的宪政民主政体统领。但是,经选举上台的总统马克·拉瓦卢马纳纳在2009年的民众起义中被迫辞职,总统权力于2009年3月移交安德里·拉乔利纳,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举乃是一场政变。

二十世纪以来,马达加斯加文化由来自东非、欧洲、东南亚等不同背景的移民塑造,创造了当前的多元的马达加斯加社会。这个拥有超过2800万居民的国家在文化上非常多样化,是非洲少数流行南岛语言的国家,该国使用两种官方语言,马达加斯加语和法语。生态旅游和农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对教育、卫生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投资则都是马达加斯加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在拉瓦卢马纳纳的统治下,这些投资使该国经济大幅減少,但利益的分配存在失衡,导致贫困人口和...阅读全文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馬達加斯加語:Repoblikan'i Madagasikara;法語:République de Madagascar),简称马达加斯加,前称马尔加什共和国,是位于非洲东南部近海的印度洋岛屿国家,领土包括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岛及其周边多个小岛。与法国在印度洋诸岛主权问题上存在争议。冈瓦那超大陆在早侏罗纪解体后,马达加斯加岛在约8800万年前从印度板块分裂,当地的原生动植物因此得以在相对隔离的自然条件下演化。马达加斯加也因此成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80%的野生动植物都是该国独有。但是,岛上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也日益受到迅速增长人口侵占的威胁。

公元前350年到公元550年间,南岛民族从婆罗洲乘浮架独木舟前来,马达加斯加开始有人类定居。公元1000年左右,班图人穿越莫桑比克海峡移居此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多个族群陆续前来当地定居,每个族群都在地方文化中留下持久的风景线。马达加斯加族群通常可以划分成18或更多个较小的族裔团体,其中又以中部高地的梅里纳人所占规模最大。马达加斯加岛曾长期由零散的社会政治联盟统治。从19世纪开始,岛上大部分地区都由一系列部落首领统一成伊默里纳王国加以统治。1897年,该岛成为法兰西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君主政体随之土崩瓦解,之后一直到1960年才获得独立。独立后的马达加斯加称为共和国,先后经历四大宪政时期。1992年起,该国开始正式由以首都塔那那利佛为中心的宪政民主政体统领。但是,经选举上台的总统马克·拉瓦卢马纳纳在2009年的民众起义中被迫辞职,总统权力于2009年3月移交安德里·拉乔利纳,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举乃是一场政变。

二十世纪以来,马达加斯加文化由来自东非、欧洲、东南亚等不同背景的移民塑造,创造了当前的多元的马达加斯加社会。这个拥有超过2800万居民的国家在文化上非常多样化,是非洲少数流行南岛语言的国家,该国使用两种官方语言,马达加斯加语和法语。生态旅游和农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对教育、卫生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投资则都是马达加斯加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在拉瓦卢马纳纳的统治下,这些投资使该国经济大幅減少,但利益的分配存在失衡,导致贫困人口和中层阶级间因生活成本的逐渐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下降而关系紧张。根据联合国标准,马达加斯加属于最不发达国家,其中90%日均收入不到2美元。马达加斯加属联合国、非洲联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和法语国家组织成员国。

更多关于 马达加斯加

基本信息
  • 调用代码 +261
  • 互联网域名 .mg
  • Mains voltage 220V/50Hz
  • Democracy index 5.7
Population, Area & Driving side
  • 人口 25570895
  • 区域 587295
  • 驾驶侧 right
历史
  • 早期
     
    马达加斯加人的祖先呈现出南岛民族(东南亚)和班图人(东非)的共同特征

    大部分考古学家估计,人类最早出现在马达加斯加的时间是公元420年(或公元250至590年),但也有人估计这里最早的定居者是于公元前350年到公元550年间分多批来到岛上,还有一些考古学家对公元420年以前的情况持谨慎态度[1]。无论以哪种情况考量,马达加斯加都是地球上人类定居时间最晚的主要陆地之一[2]。早期定居者乘浮架独木舟从婆罗洲南部前来,通过遗传学方法估计其最初人口规模约在60至200人之间。但在现代马达加斯加人的男性和女性中,有约半数人的DNA与非洲黑人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来到岛上后,早期居民通过砍伐和焚烧清除沿海雨林,以便从事农业种植。首批定居者接触到马达加斯加的大量巨型动物,如巨型狐猴、象鸟、巨型马岛长尾狸猫和马达加斯加河马,这些动物之后都因遭到捕杀及栖息地受破坏而灭绝[4]。到公元600年左右,这些早期定居者群体已经开始清除中部高地的森林[5]。阿拉伯人于公元7到9世纪间首次来到岛上[6]。公元1000年左右,一批操班图语言的移民从非洲东南部来到岛上,还带来了瘤牛,这是一种长有驼峰的群居长角牛[7]。

    到1600年时,中部高地的贝齐寮人王国开始出现灌溉水田,一个世纪后,梯田已扩展到邻近的整个伊默里纳王国[5]。17世纪时,土地耕种和瘤牛放牧需求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把中部高地的森林生态系统转变成草原生态系统[7]。大约在600至1000年前来到中部高地的梅里纳人在口述历史中称,他们的先辈曾在这里碰到已经在此定居的瓦赞巴(Vazimba),这些人可能是在更早时期来到马达加斯加,但技术上较为落后的南岛民族后裔。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瓦赞巴在梅里纳人国王安德里亚门尼罗(Andriamanelo)、拉兰博(Ralambo)和安德里安贾卡(Andrianjaka)统治时期不是被同化,就是遭驱逐出了中部高地[8]。如今,许多传统马达加斯加群落都将瓦赞巴神明尊称为“tompontany”,意为“土地主人的先祖”[9]。

    ...阅读全文
    早期
     
    马达加斯加人的祖先呈现出南岛民族(东南亚)和班图人(东非)的共同特征

    大部分考古学家估计,人类最早出现在马达加斯加的时间是公元420年(或公元250至590年),但也有人估计这里最早的定居者是于公元前350年到公元550年间分多批来到岛上,还有一些考古学家对公元420年以前的情况持谨慎态度[1]。无论以哪种情况考量,马达加斯加都是地球上人类定居时间最晚的主要陆地之一[2]。早期定居者乘浮架独木舟从婆罗洲南部前来,通过遗传学方法估计其最初人口规模约在60至200人之间。但在现代马达加斯加人的男性和女性中,有约半数人的DNA与非洲黑人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来到岛上后,早期居民通过砍伐和焚烧清除沿海雨林,以便从事农业种植。首批定居者接触到马达加斯加的大量巨型动物,如巨型狐猴、象鸟、巨型马岛长尾狸猫和马达加斯加河马,这些动物之后都因遭到捕杀及栖息地受破坏而灭绝[4]。到公元600年左右,这些早期定居者群体已经开始清除中部高地的森林[5]。阿拉伯人于公元7到9世纪间首次来到岛上[6]。公元1000年左右,一批操班图语言的移民从非洲东南部来到岛上,还带来了瘤牛,这是一种长有驼峰的群居长角牛[7]。

    到1600年时,中部高地的贝齐寮人王国开始出现灌溉水田,一个世纪后,梯田已扩展到邻近的整个伊默里纳王国[5]。17世纪时,土地耕种和瘤牛放牧需求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把中部高地的森林生态系统转变成草原生态系统[7]。大约在600至1000年前来到中部高地的梅里纳人在口述历史中称,他们的先辈曾在这里碰到已经在此定居的瓦赞巴(Vazimba),这些人可能是在更早时期来到马达加斯加,但技术上较为落后的南岛民族后裔。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瓦赞巴在梅里纳人国王安德里亚门尼罗(Andriamanelo)、拉兰博(Ralambo)和安德里安贾卡(Andrianjaka)统治时期不是被同化,就是遭驱逐出了中部高地[8]。如今,许多传统马达加斯加群落都将瓦赞巴神明尊称为“tompontany”,意为“土地主人的先祖”[9]。

     
    布拉哈岛上的海盗墓地

    人类定居马达加斯加后,该岛在早期的几个世纪里一直都是印度洋重要的跨洋贸易枢纽。阿拉伯人在公元10世纪或更早的时候已经沿西北海岸建立了多个贸易站,他们还开始马达加斯加的文字记载历史。阿拉伯人带来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字(用来以书面形式转写马达加斯加语,人称“sorabe”)、阿拉伯占星术等多种文化元素[10]。1500年,葡萄牙船长第奥古·迪亚士看到这座岛,这也是欧洲人首次接触马达加斯加[11]。17世纪下半叶,法国人沿该岛东海岸建立多个贸易站[10]。

    大约从1774年开始一直到1824年间,马达加斯加成为海盗和欧洲商人的重要据点,其中又以那些涉足跨大西洋奴隶贸易者为甚。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马达加斯加东北近海的布拉哈岛就是传说中的海盗乌托邦莱伯塔利(Libertalia)[12]:16。许多欧洲水手都在该岛沿岸遭遇船难,罗伯特·德鲁里(Robert Drury)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日志是18世纪为数不多的几部描写马达加斯加南部生活的文学作品之一[13]。通过海上贸易获得的财富刺激岛上有组织王国的兴起,有一些到17世纪时已经发展得相当强大[14],其中包括东海岸的贝齐米萨拉卡人联盟和西海岸梅纳贝与博伊纳(Boina)的萨卡拉瓦人酋邦。大约也就在同一时期,中部高地还出现以塔那那利佛为首都,受国王安德里亚门尼罗统治的伊默里纳王国[15]。

    马达加斯加王国
     
    梅里纳人国王安德里亚南普伊奈梅里纳(1787至1810年在位)

    17世纪初,梅里纳人建立了伊默里纳高地王国,与各个沿海王国相比,这个王国起初很弱小[15]。18世纪初,国王安德里亚马辛纳瓦罗纳(Andriamasinavalona)将王国分成四份,分别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整个王国因此更加衰弱。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交战和饥荒,国王安德里亚南普伊奈梅里纳重新统一了伊默里纳王国[16]。王国起初的首都是安布什曼加[17],之后迁至塔那那利佛。在安德里亚南普伊奈梅里纳的统治下,伊默里纳王国迅速壮大并吞并周围的公国。他统一全岛的志向基本上是由儿子兼继承人拉达马一世(Radama I)完成,大英帝国政府尊称拉达马是马达加斯加国王。拉达马与大英帝国驻毛里求斯总督于1817年缔结条约,废除利润丰厚的奴隶贸易,以换取英国的军事和财政援助。从1818年起,来自伦敦传道会的工匠、传教士和使节陆续抵达,其中包括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大卫·琼斯(David Jones)和大卫·格里菲斯(David Griffiths)在内的关键人物,他们在此建立学校,用罗马字母转写马达加斯加语,翻译《圣经》,还给岛上带去许多新的技术[18]:413-422。

    女王腊纳瓦洛娜一世(1828至1861年在位)继承拉达马一世的王位后,面对英国不断变本加厉的政治和文化侵占作出强烈的反应,她颁布旨令,禁止基督教在马达加斯加传播,并通过施压迫使大部分外国人离境。继续留在伊默里纳生活的让·拉博德(Jean Laborde)为岛上的封建王朝发展军工和其他行业;还有法国冒险家和奴隶贩子约瑟夫·弗朗索瓦·兰伯特(Joseph-François Lambert),他与当时的王子拉达马二世签署一项名为《兰伯特约章》,但存在争议的贸易协定。拉达马二世(1861至1863年在位)继承母亲的王位后试图缓和女王的严厉政策,然而,试图给君主绝对权力划上句点的总理赖尼沃尼纳希特里尼奥尼(Rainivoninahitriniony,1852至1865年就职)与伊默里纳王国(贵族)和荷瓦(Hova,平民)组成的联盟在他即位仅两年后发动政变,推翻拉达马二世的统治[10]。事后,臣民表示愿意接受拉达马二世的王后拉苏赫琳娜(Rasoherina,1863至1868年在位)统治,前提是她必须与总理进行政治联姻,与其分享权力[12]:124-126。拉苏赫琳娜接受这样的安排,先是嫁给赖尼沃尼纳希特里尼奥尼,之后又将其罢免,再嫁给他的弟弟,新任总理赖尼莱亚里沃尼(1864至1895年就职),赖尼莱亚里沃尼之后又相继迎娶腊纳瓦洛娜二世(Ranavalona II,1868至1883年的女王)和腊纳瓦洛娜三世(Ranavalona III,1883至1897年的女王)[19]。

    赖尼莱亚里沃尼担任总理的超过31年时间里,王国通过了许多政策来巩固中央政府权力,并令政府逐步现代化[20]。岛上各地都建立了学校并实行强制入学。军队的组织结构得到改善,还聘请了英国顾问来训练士兵,令军人职业化[21]:522-524。多配偶制受到取缔,基督教于1869年成为皇室的官方信仰,从此与传统信仰一起拥有越来越多的信众[20]。法律法规以英国普通法系为基础进行改革,首都还建立三个欧式法院[21]:522-524。此外,武装部队总司令赖尼莱亚里沃尼还成功击退法国的多次殖民入侵[21]:522-524。

    法国殖民地时期

    1883年,法国入侵马达加斯加,第一次马达加斯加战争爆发,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兰伯特约章》没有得到伊默里纳王国的尊重[22]。战争结束后,马达加斯加把北部港口城市安齐拉纳纳割让给法国,并向兰伯特的继承人赔偿56万法郎[23]。1890年,大英帝国接受法国对岛上的殖民统治,但马达加斯加政府并不承认法国的权威。为了迫使岛国屈服,法国先后在1894年12月和1895年1月分别炮轰并占领东海岸的图阿马西纳和西海岸的马哈赞加[24]。接下来一支法国快速突击部队朝塔那那利佛进发,一路上因患上疟疾及其他疾病导致损失惨重。之后法国从阿尔及利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派来增援。1895年9月,部队到达城外,以猛烈炮火攻击王宫,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腊纳瓦洛娜二世女王因此被迫投降[25]:529。法国于1896年吞并马达加斯加,并在次年宣布该岛为殖民地,伊默里纳王国随之土崩瓦解,王室也被流放到留尼汪和阿尔及利亚。当地还组织进行为期两年的抵抗运动,但很快就受到镇压,在1897年底销声匿迹[25]:532。

    进入殖民统治期后,马达加斯加出现各种出口作物的种植园[26]。岛上于1896年废除奴隶制,但因此解放的多达50万奴隶仍然选择留在前主人的家里当佣人[27]。首都塔那那利佛铺就宽阔的林荫大道,还建成多处人群聚集场所[28],原本的皇宫大院也辟为博物馆[29]。岛上建立了更多的学校,特别是在梅里纳人之前尚未到达的农村和沿海地区。6至13岁儿童需强制入学,主要学习法语和实践技能[30]。以劳动形式缴纳税款的梅里纳王室传统在法国人统治时期得以保留,用于修建主要沿海城市到塔那那利佛之间的铁路和公路[3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达加斯加人组成的军队为法国作战[11]。二十世纪30年代,纳粹政治思想家构想了马达加斯加计划,计划把欧洲的犹太人都驱逐到这座岛上[3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维希政府和英国在岛上展开马达加斯加战役[33]。二战期间德国对法国的占领损害了马达加斯加殖民政府的威信,当地的独立运动开始日益增长,最终在1947年爆发了马达加斯加起义[34]。这一运动促使法国于1956年根据海外改革法案对机构进行重整,马达加斯加也从此和平地走向独立[35]。1958年10月14日,马尔加什共和国宣告成立,是法兰西共同体中的自治国。1959年宪法通过结束了临时政府时期,1960年6月26日,马尔加什共和国完全独立[36]。

    独立后
     
    首任马达加斯加总统菲利贝尔·齐拉纳纳(1960至1972年任职)

    重新取得独立后,马达加斯加已经历四个不同的共和国时期,其中每次都伴随着对宪法的相应修订。1960至1972年是第一个共和国时期,由法国委任的总统菲利贝尔·齐拉纳纳领导,其根本特点是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与法国保持着强烈的联系。许多高级技术职务都由法籍人士出任,全国各地的学校继续沿用法语教师、教材和课程。齐拉纳纳这种“新殖民主义”统治激起民众的怨恨,引发一系列的农民和学生抗议活动,最终在1972年推翻他的政府。[10]

    同年,陆军少将加布里埃尔·拉马南楚阿成为临时总统兼总理,但由于缺乏民意支持,他被迫于1975年下台。继任的里夏尔·拉齐曼德拉瓦上校(Richard Ratsimandrava)仅6天后就遭刺杀。接下来吉尔·安德里亚马哈佐(Gilles Andriamahazo)执政四个月时间后又由海军中将迪迪安·拉齐拉卡取代,马达加斯加在后者于1975至1993年任职期间更名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属社会主义国家。这段时间里,该国政治路线上向东方集团看齐,经济上逐渐与世隔绝。这些政策加上第一次石油危机引起的经济压力,导致国家经济迅速崩溃,生活水平也急剧下降[10],整个国家于1979年完全破产。拉齐拉卡领导的社会主义政府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关改善透明度、反腐败措施和自由市场政策的条件,换取对其支离破碎国家经济的救助[37]。

    拉齐拉卡的民众认可度在1980年代后期逐渐萎缩,并于1991年总统卫队在一次集会上向手无寸铁的抗议群众开火时达到临界点。由阿尔贝·扎菲(Albert Zafy)领导的过渡政府在两个月时间内就已建立起来,扎菲在1992年的总统大选中获胜,开创马达加斯加第三共和国[38]。新的马达加斯加宪法建立多党民主和权力分离的政治体制,国民议会拥有很大的权力。新宪法还强调人权、社会和政治自由,以及自由贸易[10]。但是,扎菲在任期间,马达加斯加经济衰退,他本人也受到腐败指控,还曾试图通过立法授予自己更大的权力。扎菲于1996年受到弹劾,诺贝尔·拉齐拉胡纳纳(Norbert Ratsirahonana)在新一届总统大选前三个月时获得任命成为临时总统。拉齐拉卡以权力下放和经济改革为竞选纲领在选举中胜出,开始自己从1996至2001年的第二个任期[37]。

    充满争议的2001年总统大选以当时的塔那那利佛市长,马克·拉瓦卢马纳纳获胜告终,但也导致他和拉齐拉卡两人的支持者之间出现一场长达7个月的对峙。拉瓦卢马纳纳上台后实行循序渐进的经济和政治政策,逐渐消除政治危机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些政策鼓励教育和生态旅游上的投资,向外国直接投资提供便利,还致力于培养区域和国际上的贸易伙伴。拉瓦卢马纳纳执政期间,马达加斯加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7%,但他第二个任期的后几年也因日益专权和腐败而受到国内和国际观察员的批评。[37]

    反对派领导人,当时的塔那那利佛市长安德里·拉乔利纳于2009年初领导一场民众起义,拉瓦卢马纳纳被迫交出权力,但这一过程因程序上与宪法不符而被冠以“政变”之名,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2009年,最高法院宣布拉乔利纳为最高过渡政府总统,这一临时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操办总统选举,并在这一期间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2010年,马达加斯加经全民公决通过新的宪法,建立第四个共和国,其中延续之前宪法中建立的民主、多党政治结构[38]。2013年10月25日,马达加斯加举行首轮总统和议会选举,第二轮总统大选在2013年12月20日举行[39],结果于2014年1月7日公布,埃里·拉乔纳里马曼皮亚尼纳以53.5%的得票率当选为新的总统[40]。

    ^ Peter Forster, Shuichi Matsumutra, Matthieu Vizuete-Forster, Petya Belinda Blumbach & Robert Dewar. The Genetic Prehistory of Madagascar's Female Asian Lineages. Shuichi Matsumura, Peter Forster, Colin Renfrew (编). Simulations, Genetics and Human Prehistory. Cambridge: McDonald Institute Press. 2008: 71–72.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earliest human presence in Madagascar comes from Andavakoera near Diego Suarez and is dated to AD420 (AD250-590, 2SDs) (Dewar & Wright 1996). There is some indirect evidence for earlier human presence, but it is ambiguous. The oldest such potential evidence to our knowledge is cutmarked subfossil lemur bone from a palaeontological site, Taolambiby, in the southwest. One date was obtained, calibrated as 530BC to 300BC (Godfrey & Jungers 2003). The cutmarking looks plausible, but there is a potential problem of old carbon from the limestone landscape compromising the date, and there are no associated artefacts or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vicinity. Nearly contemporaneous potential evidence comes from Cannabis/Humulus pollen which occurs in a pollen column from the central highlands at an interpolated date of c. 2200BP (Burney 1987). There is some suspicion however that cannabis may have reached Africa 3000 years ago, and in any case, there is no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human occupation in the highlands until c. AD1200. Finally, a cutmarked pygmy hippo bone from Ambolisatra has been dated and calibrated to between 60BC and AD130 (2 SDs), but it is from a coastal swamp without indications of settlement, in a heavily karstic region. Moreover, a similar bone from the same collection from a nearby site gave two widely divergent dates of 2020BP and 3495BP (MacPhee & Burney 1991). Transient visits to Madagascar that did not result in enduring settlement cannot be ruled out, and may have left some traces.'  ^ Crowley, B.E. A refined chronology of prehistoric Madagascar and the demise of the megafauna.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010, 29 (19-20): 2591–2603. Bibcode:2010QSRv...29.2591C. doi:10.1016/j.quascirev.2010.06.030.  ^ Peter Forster, Shuichi Matsumutra, Matthieu Vizuete-Forster, Petya Belinda Blumbach & Robert Dewar. The Genetic Prehistory of Madagascar's Female Asian Lineages. Shuichi Matsumura, Peter Forster, Colin Renfrew (编). Simulations, Genetics and Human Prehistory. Cambridge: McDonald Institute Press. 2008: 71–77.  ^ Virah-Sawmy, M.; Willis, K.J.; Gillson, L. Evidence for drought and forest declines during the recent megafaunal extinctions in Madagascar.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2010, 37 (3): 506–519. doi:10.1111/j.1365-2699.2009.02203.x.  ^ 5.0 5.1 Campbell, Gwyn. The Structure of Trade in Madagascar, 1750–1810.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ical Studies. 1993, 26 (1): 111. doi:10.2307/219188.  ^ Wink, André. Volume 3 of Al-Hind: The Making of the Indo-Islamic World: Indo-Islamic society, 14th–15th centuries. Leiden, The Netherlands: Brill. 2004: 185 [2014-05-08]. ISBN 978-90-04-135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1).  ^ 7.0 7.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Gade 1996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Domenichini, J.P. Antehiroka et Royauté Vazimba. Express de Madagascar. Madatana.com. [2014-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8).  ^ Razafimahazo, S. Vazimba: Mythe ou Realité?. Revue de l'Océan Indien. Madatana.com. 2011 [2014-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8).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LOC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11.0 11.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BGNote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12.0 12.1 Oliver, Samuel Pasfield. Madagascar: an historical and descriptive account of the island and its former dependencies, Volume 1. London: Macmillan. 1886 [2014-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  ^ Kent, Raymond. From Madagascar to the Malagasy Republic. Ann Arbor, MI: Greenwood Press. 1976: 65-71. ISBN 978-0-8371-8421-0.  ^ Kingdoms of Madagascar: Maroserana and Merina. Metmuseum.org. [2014-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 15.0 15.1 Ogot, Bethwell. Africa from the Sixteenth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aris: UNESCO. 1992: 418 [2014-05-08]. ISBN 978-92-3-1017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 Hodder, Ian. Symbolic and structural archaeolog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59 [2014-05-08]. ISBN 978-0-521-2440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 Royal Hill of Ambohimanga. UNESCO. [2014-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6).  ^ Ade Ajayi, Jacob Festus. 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 Africa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ntil the 1880s. Paris: UNESCO. 1989 [2014-05-09]. ISBN 978-0-520-0391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1).  ^ Uwechue, Raph. Makers of modern Africa: profiles in history, Volume 1. Dearborne, MI: Africa Books Ltd. 1981: 473. ISBN 978-0-903274-14-2.  ^ 20.0 20.1 Thompson, Virginia; Adloff, Richard. The Malagasy Republic: Madagascar today. San Francisc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9–10 [2014-05-09]. ISBN 978-0-8047-027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2).  ^ 21.0 21.1 21.2 Fage, John D.; Flint, J.E.; Oliver, R.A.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 From c. 1790 to c. 1870.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014-05-09]. ISBN 0-521-2041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3).  ^ Van Den Boogaerde, Pierre. Shipwrecks of Madagascar. New York: AEG Publishing Group. 2008: 7 [2014-05-09]. ISBN 978-1-60693-494-4.  ^ Randier, Jean. La Royale: L'histoire illustrée de la Marine nationale française. Maîtres du Vent – La Falaise: Babouji. 2006: 400. ISBN 2-35261-022-2.  ^ Curtin, Philip D. Disease and empire: the health of European troops in the conquest of Africa.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86 [2014-05-09]. ISBN 978-0-521-5983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7).  ^ 25.0 25.1 Oliver, Roland; Fage, John Donnelly; Sanderson, G.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 6.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014-05-10]. ISBN 978-0-521-2280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 Campbell, Gwyn. An economic history of Imperial Madagascar, 1750–1895: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island empir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7 [2014-05-09]. ISBN 0-521-8393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 Shillington, Kevin. Encyclopedia of African history. New York: CRC Press. 2005: 878. ISBN 1-57958-453-5.  ^ Fournet-Guérin, Catherine. Vivre à Tananarive: géographie du changement dans la capitale malgache. Antananarivo, Madagascar: Karthala Editions. 2007: 45–54 [2014-05-09]. ISBN 978-2-84586-86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 Frémigacci, Jean. Le Rova de Tananarive: Destruction d'un lieu saint ou constitution d'une référence identitaire?. Chrétien, Jean-Pierre (编). Histoire d'Afrique. Paris: Editions Karthala. 1999: 421-444. ISBN 978-2-86537-904-0.  ^ Gallieni, Joseph-Simon. Neuf ans à Madagascar. Paris: Librairie Hachette. 1908: 341–343 [2014-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 Reinsch, Paul Samuel.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1905: 377 [2014-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 Browning, Christopher R. The Origins of the Final Solution. Jerusalem: Martyrs' and Heroes' Remembrance Authority. 2004: 81–89 [2014-05-09]. ISBN 3-540-63293-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3).  ^ Kennedy, David.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World War II companio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7: 511-512. ISBN 978-0-7432-5219-5.  ^ Lehoullier, Sara. Madagascar: Travel Companion. New York: Other Places Publishing. 2010: 107 [2014-05-09]. ISBN 978-0-9822619-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 Kitchen, Helen A. The Educated African: a Country-by-Country Survey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Africa. Washington, D.C.: Praeger. 1962: 256.  ^ Pryor, Frederic L.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verty, equity, and growth: Malawi and Madagascar.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0: 209–210 [2014-05-09]. ISBN 978-0-19-52082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2).  ^ 37.0 37.1 37.2 Marcus, Richard. Political change in Madagascar: populist democracy or neopatrimonialism by another name? (Occasional Paper no. 89). 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 August 2004 [2013-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8).  ^ 38.0 38.1 Madagascar: La Crise a un Tournant Critique?.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2014-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9).  ^ Ilioniania, Alain. Madagascar pushes back presidential election to October. Reuters. 2013-08-22 [2014-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  ^ Madagascar Court confirms President-elect. Voice Of America. 2014-01-17 [2014-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4). 
    显示更少

附近哪里可以睡 马达加斯加 ?

Booking.com
489.980 总访问量, 9.198 兴趣点, 404 备份路径, 29 今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