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mbia

哥伦比亚
ArturoAparicio - CC BY-SA 4.0 Pedro Szekely from Los Angeles, USA - CC BY-SA 2.0 Hdhdhdybooty - CC BY-SA 4.0 Colores Mari from Bogotá, Colombia - CC BY-SA 2.0 Dwayne Reilander - CC BY-SA 4.0 Hdhdhdybooty - CC BY-SA 4.0 José Luis Filpo Cabana - CC BY-SA 4.0 Colores Mari from Bogotá, Colombia - CC BY-SA 2.0 Nelsonc - CC BY-SA 3.0 Hdhdhdybooty - CC BY-SA 4.0 Hdhdhdybooty - CC BY-SA 4.0 Hdhdhdybooty - CC BY-SA 4.0 Julianruizp - CC BY-SA 4.0 Colores Mari from Bogotá, Colombia - CC BY-SA 2.0 No machine-readable author provided. Kamilokardona assumed (based on copyright claims). - Public domain Pownerus - CC BY-SA 3.0 Colores Mari from Bogotá, Colombia - CC BY-SA 2.0 Colores Mari from Bogotá, Colombia - CC BY-SA 2.0 Colores Mari from Bogotá, Colombia - CC BY-SA 2.0 Pablo Andrés Ortega Chávez - GFDL 1.2 Bernd Lutz - CC BY-SA 3.0 Colores Mari from Bogotá, Colombia - CC BY-SA 2.0 Katherine Escorcia Mendoza - CC BY-SA 4.0 Julianruizp - CC BY-SA 4.0 Hdhdhdybooty - CC BY-SA 4.0 Colores Mari from Bogotá, Colombia - CC BY-SA 2.0 Mario Carvajal - CC BY 2.0 ArturoAparicio - CC BY-SA 4.0 Kari5wiki - CC BY-SA 4.0 Carlos Castaño Uribe - CC BY-SA 3.0 Pablo Andrés Ortega Chávez - GFDL 1.2 Colores Mari from Bogotá, Colombia - CC BY-SA 2.0 Pedro Szekely from Los Angeles, USA - CC BY-SA 2.0 Moterocolombia - CC BY-SA 4.0 ArturoAparicio - CC BY-SA 4.0 No machine-readable author provided. JuanseG~commonswiki assumed (based on copyright claims). - Public domain Pablo Andrés Ortega Chávez - GFDL 1.2 Katherine Escorcia Mendoza - CC BY-SA 4.0 Hdhdhdybooty - CC BY-SA 4.0 Pablo Andrés Ortega Chávez - GFDL 1.2 Hdhdhdybooty - CC BY-SA 4.0 Mcarrizosac - CC BY-SA 4.0 Pablo Andrés Ortega Chávez - GFDL 1.2 Mcarrizosac - CC BY-SA 4.0 Colores Mari from Bogotá, Colombia - CC BY-SA 2.0 Leandro Neumann Ciuffo - CC BY 2.0 Etienne Le Cocq - CC BY 3.0 <Marco> - CC BY-SA 2.0 Pedro Szekely from Los Angeles, USA - CC BY-SA 2.0 No images

上下文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共和国(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Colombia),通稱哥倫比亞(西班牙語:Colombia),是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的国家,同時是拉丁美洲第四大國,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前成員國(2018年8月退出)。它的北部是加勒比海,东部与委内瑞拉接壤,东南方是巴西,南方是秘鲁和厄瓜多尔,西部是巴拿马和太平洋。哥伦比亚为总统制国家,共由32个省(Departmento)及波哥大首都特区组成。它以其文化而闻名,也是南美最大的制造中心。由于19世纪和20世纪欧洲,中东和亚洲的迁徙浪潮,哥伦比亚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国家。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该国经历了打击毒品贩运的战争,謀殺率與犯罪率極高,21世紀初以來該國改善了生活品質與安全,成為美洲地區的旅遊勝地。近年來備受鄰國委內瑞拉難民潮的影響,治安稍為惡化。

它是北约唯一的拉丁美洲伙伴,也是38个经合组织成员国之一 。

更多关于 哥伦比亚

基本信息
  • 本地名称 Colombia
  • 调用代码 +57
  • 互联网域名 .co
  • Mains voltage 110V/60Hz
  • Democracy index 7.04
Population, Area & Driving side
  • 人口 49065615
  • 区域 1141748
  • 驾驶侧 right
历史
  • 古代为奇布查族等美洲原住民的居住地。西班牙探险者大约在1500年左右到达这个地区,通过战争、劳役、战利品和疾病征服当地的奇布查人。他们很快建立定居点,并於1717年发展成为包括了西班牙在南美洲西北部的所有地区的殖民地“新格拉纳达”。哥伦比亚的独立运动於1810年爆发,7月20日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最终在1819年取得胜利,1821年与现厄瓜多、委内瑞拉、巴拿马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此时新格兰纳达改名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Gran Colombia),西蒙·玻利瓦尔出任總統,直至1830年。

     
    波哥大

    国内政治和领土的分裂最终导致1830年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脫離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獨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也因而解体,波利瓦尔在失望中死去。大哥伦比亚共和國的其餘领土改名为“新格拉纳达”(Nueva Granada)。1856年改名“格兰纳达联邦”(Confederación Granadina)。1863年又改称“哥伦比亚合众国”(Estados Unidos de Colombia)。最后在1886年,名称变更為“哥伦比亚共和国”,但是境內不同政治勢力割據一方所造就的分裂局面仍然延續下去,並三不五時引发内战,1903年巴拿馬亦在美国的支持下自哥倫比亞獨立。[1]迄今,哥伦比亚仍然受到游击队起义军(例如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以及毒品贸易盛行的困扰,使国内政治、经济改革變得十分困难,也嚴重威脅公众的生命安全,影響哥倫比亞的国际关系。

    独立以後至2002年,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哥倫比亞總統烏里韋2002年上台後,採取更強硬的右翼路線,FARC遭該國政府大力圍剿。事源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於1983年曾殺死烏里韋的父親,烏里韋上台後,以打擊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為首務。由於烏里韋拉近了哥倫比亞與美國的距離,美國大力資助哥倫比亞。因政府打擊力度增強,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逐漸遭到削弱。

    2006年5月28日,哥伦比亚全国计票委员会公布总统选举的选票统计结果,阿尔瓦罗·乌里韦获得63%以上的选票,成功连任。[2] 2010年,乌里韦本希望再度透過修改憲法尋求連任,但遭最高法院駁回,他並沒有像查維茲以公投推動修憲,而決定接受這樣的結果,並推薦執政黨總統候選人、前任國防部長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代表執政黨參選。同年,桑托斯作为執政中間偏右民族团结社会党的候选人参与哥伦比亚总统选举,在6月20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桑托斯以高票战胜在野中間派抉擇綠黨候选人安塔纳斯·莫茨库斯英语Antanas Mockus,当选为新一任哥伦比亚总统。[3]

    ...阅读全文

    古代为奇布查族等美洲原住民的居住地。西班牙探险者大约在1500年左右到达这个地区,通过战争、劳役、战利品和疾病征服当地的奇布查人。他们很快建立定居点,并於1717年发展成为包括了西班牙在南美洲西北部的所有地区的殖民地“新格拉纳达”。哥伦比亚的独立运动於1810年爆发,7月20日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最终在1819年取得胜利,1821年与现厄瓜多、委内瑞拉、巴拿马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此时新格兰纳达改名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Gran Colombia),西蒙·玻利瓦尔出任總統,直至1830年。

     
    波哥大

    国内政治和领土的分裂最终导致1830年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脫離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獨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也因而解体,波利瓦尔在失望中死去。大哥伦比亚共和國的其餘领土改名为“新格拉纳达”(Nueva Granada)。1856年改名“格兰纳达联邦”(Confederación Granadina)。1863年又改称“哥伦比亚合众国”(Estados Unidos de Colombia)。最后在1886年,名称变更為“哥伦比亚共和国”,但是境內不同政治勢力割據一方所造就的分裂局面仍然延續下去,並三不五時引发内战,1903年巴拿馬亦在美国的支持下自哥倫比亞獨立。[1]迄今,哥伦比亚仍然受到游击队起义军(例如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以及毒品贸易盛行的困扰,使国内政治、经济改革變得十分困难,也嚴重威脅公众的生命安全,影響哥倫比亞的国际关系。

    独立以後至2002年,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哥倫比亞總統烏里韋2002年上台後,採取更強硬的右翼路線,FARC遭該國政府大力圍剿。事源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於1983年曾殺死烏里韋的父親,烏里韋上台後,以打擊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為首務。由於烏里韋拉近了哥倫比亞與美國的距離,美國大力資助哥倫比亞。因政府打擊力度增強,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逐漸遭到削弱。

    2006年5月28日,哥伦比亚全国计票委员会公布总统选举的选票统计结果,阿尔瓦罗·乌里韦获得63%以上的选票,成功连任。[2] 2010年,乌里韦本希望再度透過修改憲法尋求連任,但遭最高法院駁回,他並沒有像查維茲以公投推動修憲,而決定接受這樣的結果,並推薦執政黨總統候選人、前任國防部長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代表執政黨參選。同年,桑托斯作为執政中間偏右民族团结社会党的候选人参与哥伦比亚总统选举,在6月20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桑托斯以高票战胜在野中間派抉擇綠黨候选人安塔纳斯·莫茨库斯英语Antanas Mockus,当选为新一任哥伦比亚总统。[3]

    2012年,在以古巴和挪威作為擔保國、以委內瑞拉和智利作為觀察國的斡旋框架下,哥倫比亞政府與哥倫比亞革命軍雙方開始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進行和談。2016年6月23日,哥倫比亞總統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装力量在哈瓦那簽訂停火協議。8月24日,哥倫比亞政府與哥倫比亞革命軍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達成最終全面和平協議,協議包括停戰、農村改革、打擊販毒、被遣散的游擊隊員可參與政治、建立過渡性司法機構等內容,但和平協議內容的合法性最終由全民公投決定。然而,哥倫比亞前總統烏里韋認為,最初的和平協議向反政府武裝妥協過多、對受害者不公,呼籲民眾投反對票,並要求進一步修改協議內容。與先前民調結果大相逕庭,10月2日舉行的公投結果為支持率49.77%,反對率50.22%,協議意外遭到否決。11月24日哥倫比亞總統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與哥倫比亞革命軍領導人羅德里格·隆多尼奧在波哥大的科隆劇院簽署了一份經過修改的新版和平協議。這次,新的協議得到國會的核准,不需再進行全民表決。

    2017年6月27日,哥倫比亞革命軍不再是武裝團體,同年9月1日,正式改組為「共同替代革命力量」,並於次日向官方註冊為合法政黨。惟第二大游擊組織「民族解放陣線」(ELN)未放棄攻擊哥國官方機構、綁架人質等抗爭行動,甚以汽車炸彈進行恐怖攻擊。

    2018年8月政府為消弭境內仍熾的販毒及走私問題,對游擊隊改採嚴厲打擊態度,零星衝突再起。且近年委內瑞拉難民潮造成拉美各國人道危機議題,最大收容國哥國境內現有約180萬委國難民,造成社會負擔與治安問題。另哥國貧富懸殊特性,亦時引發工會聯合學運發起罷工抗議活動。

    2021年4月28日因反對政府稅賦改革法案由工會及學生團體等發起之全國大罷工及暴力抗爭延燒至6月中旬暫歇,除警民傷亡及公共設施嚴重破壞外,亦造成近16兆哥幣的社會財損,整體經濟農工商活動需要4個月的時間修復,哥國社會持續面對長期結構性失業及貧窮的嚴峻課題。

    ^ 中華民國外交部—哥倫比亞國情概況. [2013-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0).  ^ 乌里韦再次当选哥伦比亚总统. [2006-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0).  ^ 国际观察:哥伦比亚新总统 继往开来领路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2010年6月23日。
    显示更少

短语手册

你好
Hola
世界
Mundo
你好世界
Hola Mundo
谢谢
Gracias
再见
Adiós
是的
No
你好吗?
¿Cómo estás?
好的,谢谢
Bien, gracias
多少钱?
¿Cuánto cuesta?
Cero
Una

附近哪里可以睡 哥伦比亚 ?

Booking.com
487.349 总访问量, 9.186 兴趣点, 404 备份路径, 34 今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