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文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发音:[ʁepyblik fʁɑ̃sɛːz]  聆聽),通稱法国(法語:France[fʁɑ̃s]  聆聽),是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洲大陸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有5个位於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亦是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的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公元前51年又由罗马共和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盛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7-18世紀時達致巔峰,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然後於19世紀建立起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文化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阅读全文

法兰西共和国(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发音:[ʁepyblik fʁɑ̃sɛːz]  聆聽),通稱法国(法語:France[fʁɑ̃s]  聆聽),是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洲大陸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有5个位於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亦是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的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公元前51年又由罗马共和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盛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7-18世紀時達致巔峰,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然後於19世紀建立起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文化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执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利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乃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

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法国是公认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作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的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表現。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歐盟人口第二多的成員。法國被《福布斯》列於2020年退休宜居國的名單中。

更多关于 法国

基本信息
  • 本地名称 France
  • 调用代码 +33
  • 互联网域名 .fr
  • Speed limit 130
  • Mains voltage 400V/50Hz
  • Democracy index 7.99
Population, Area & Driving side
  • 人口 67749632
  • 区域 643801
  • 驾驶侧 right
历史
  • 远古时代
     
    多尔多涅省拉斯科洞窟的一幅野马壁画,约于前18,000年所作

    法国在距今180万年前已有人类居住[1],彼时的人类曾经历冰河期间多变的恶劣气候,从事着类似游牧民族的狩猎采集生活[1]。法国境内有大量刻有原始壁画的洞窟,最早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其中多尔多涅省的拉斯科洞窟壁画(约于前18,000年所作)最为著名[1]。

    末次冰期末期(前10,000年左右),法国气候转向温和[1]。约前7,000年该地域进入新石器时代,同时此地的人类渐趋向定居生活。前4,000年至前3,000年,该地人口激增,农业技术迅猛发展,开始采集金矿、铜矿和青铜矿,尔后亦能采集铁矿[2]。法国境内亦有大量新石器时代的巨石文化遗址,包括石块异常密集的卡纳克巨石林(约前3,300年)。

    ...阅读全文
    远古时代
     
    多尔多涅省拉斯科洞窟的一幅野马壁画,约于前18,000年所作

    法国在距今180万年前已有人类居住[1],彼时的人类曾经历冰河期间多变的恶劣气候,从事着类似游牧民族的狩猎采集生活[1]。法国境内有大量刻有原始壁画的洞窟,最早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其中多尔多涅省的拉斯科洞窟壁画(约于前18,000年所作)最为著名[1]。

    末次冰期末期(前10,000年左右),法国气候转向温和[1]。约前7,000年该地域进入新石器时代,同时此地的人类渐趋向定居生活。前4,000年至前3,000年,该地人口激增,农业技术迅猛发展,开始采集金矿、铜矿和青铜矿,尔后亦能采集铁矿[2]。法国境内亦有大量新石器时代的巨石文化遗址,包括石块异常密集的卡纳克巨石林(约前3,300年)。

    古典时代
     
    位于尼姆的方形神殿,源自公元前16年,是一座典型的罗马神庙,为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罗马遗迹之一

    前600年,来自伊奧尼亞的一支希腊人在地中海岸建立了马萨利亚殖民地[註 1],并在此建成了法国最古老的城市[3][4]。一些凯尔特人部落同期迁入该地,并通过在前5世纪至前3世纪经的迁徙繁衍,分布地域几近覆盖法国全境[5]。这些居住于今日之法国的凯尔特人即为高卢人,他们居住的地区被称为高卢,东至莱茵河,西抵大西洋,南达比利牛斯山和地中海,与今日法国边境相仿。高卢地区经济繁荣,南部地区受到了希腊和罗马文化的深刻影响。

    前390年左右,高卢酋长布伦努斯率军穿越阿尔卑斯山前往今意大利,在阿利亚河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Allia中击败罗马军队,侵入罗马。高卢人得以一度支配罗马地区,罗马国家实力大大削弱。前345年,高卢与罗马议和。前125年,罗马征服高卢南部,建立诺斯特拉行省[註 2][6]。尤利乌斯·凯撒征服高卢全境,且于前52年平息了酋长维钦托利的叛乱[7],此后奥古斯都将高卢分区建省[8]。许多法国城市皆于此时期建立,高卢行省首府卢格杜努姆(今里昂)[8]成为罗马帝国西部的重要城市之一。这一时期建立起的城市具有浓厚的罗马风格,建有广场、剧场、圆形广场、圆形竞技场和早期水疗系统。高卢人逐渐罗马化,汲取罗马文化习俗、并开始使用罗马语言[註 3]。宗教方面,当时的罗马与凯尔特的多神论亦出现综摄现象。

    250年至280年,高卢边境地区屡遭蛮族侵袭[9]。4世纪上半叶,这种状况有所改善,高卢地区迎来复兴和发展[10]。312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基督教开始在罗马帝国全境迅速传播[11]。5世纪起,蛮族对罗马掀起大规模入侵[12],罗马帝国陷入崩溃,欧洲民族大迁徙于此时开始。汪达尔、苏维汇和奄蔡等日耳曼部族穿越莱茵河,进入高卢、西班牙和其它曾属于罗马帝国的地区定居[13]。

    中古前期
     
    法兰克开国君主克洛维一世受洗(498年)。此后法兰克摒弃选举君主制和世俗性,改為世袭,宣扬君权神授

    古典时代晚期,高卢被数个日耳曼国家瓜分,罗马领地西亚格里乌斯王国成为仅存的高卢人属地。同时,为逃离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定居潮,一支凯尔特布立吞人迁至今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半岛[註 4]。凯尔特布立吞人的定居给当地带来凯尔特文化的烙印,随后布列塔尼开始形成小国林立的局面。信仰异教的法兰克人原居于高卢北部,他们于5世纪末在克洛维一世的率领下征服高卢的北部和中部地区,498年克洛维一世摒弃阿里乌教派、皈依罗马天主教,成为首位皈依基督的日耳曼征服者。因此法国被教宗称为“教会的长女”(La fille aînée de l'Église)[14],国王也被冠以“最为基督”(Rex Christianissimus)之衔。

    法兰克人接受了高卢罗马文化,改说罗曼语族语言[註 5]。克洛维定巴黎为首都,建立墨洛温王朝。克洛维死后,王朝陷入分裂,克洛维的四个儿子按照法兰克人的习惯,将法兰克国家一分为四,分别是巴黎、奥尔良、苏瓦松和兰斯。随后的时期,法兰克王权旁落,国家大权被原主理政事的宫相把持,称为“懒王时代英语Roi fainéant”。其中一位宫相查理·马特功勋卓著,他因为在图尔战役中挫败倭马亚王朝穆斯林的入侵,而赢得法兰克人的尊重。查理·马特之子矮子丕平篡夺了墨洛温王朝的王位,自立为王,开启加洛林王朝。矮子丕平之子查理大帝统一了法兰克诸国,建立跨越西欧与中欧的庞大帝国,史称“查理曼帝国”。800年,查理大帝于罗马由教宗良三世加冕,自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法国政府与天主教会历史悠久的联系也自此开始[15]。查理大帝试图恢复西罗马帝国,继承其文化上的宏大功业。查理大帝死后,其子虔誠者路易保持了短时间内的安定统一,但在路易死后,加洛林帝国也陷入分裂。庞大的帝国被路易的三个儿子一分为三,东法兰克归日耳曼人路易,中法兰克归洛泰尔一世,西法兰克归秃头查理。其中,西法兰克被看作是现代法国的前身[16]。

    在9至10世纪,法国开始出现封建雏形。彼时维京人开始入侵,同时贵族头衔和土地开始世袭享有、王权与神权的联系趋向紧密,王权削弱,遭到贵族挑战。1066年黑斯廷斯战役,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自立为“英格兰国王”,原在法国身为公爵的他拥有了与法国国王平等的头衔,一度造成危机和紧张局势。

    中古后期
     
    圣女贞德领导法军于百年战争期间获得数场重大胜利,为法国的最终胜利铺平道路

    987年,加洛林王朝绝嗣其对法国的统治走到尽头。这年法兰西公爵、巴黎伯爵于格·卡佩继承法兰克王座,开启卡佩王朝[17]。1190年,腓力二世自立为“法兰西国王”,首次使用“法兰西”作为国名,为后世沿用。

    法国在十字军东征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两百年间,东征的法兰西骑士源源不断,是十字军的主力之一——无论对垒的十字军是否属于法国所派,阿拉伯人皆称之为“法兰克人”[18]。法国十字军亦将古法语传播到中东的黎凡特地区,法语成为在当地建立的十字军国家的通用语[18]。此外,法兰西骑士亦是医院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的主力军。圣殿骑士团在法兰西拥有大量财产,13世纪一度掌控法兰西国王御库。1307年腓力四世为解决财务问题,编织“异端”罪名主使铲除了圣殿骑士团。1209年,教宗为铲除法兰西南部的卡特里派,出动阿尔比十字军征讨之,并将其基本消灭。卡特里派的信徒图卢兹公国被并入法兰西[19]。此后法兰西国王皆着力于扩张领土,与今日的法国相比,法兰西王国已经控制了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根植于等级森严的贵族、神官、平民的分级制度,法兰西王权越发稳定。

    1214年,在腓力二世的率領下,法蘭西王國成功在布汶戰役大敗英格蘭-神聖羅馬帝國聯軍,一躍成為歐洲第一強國。

    1328年查理四世离世、膝下无嗣[20]。根据萨利克继承法,女性及女性系后裔无权继承王位,所以查理四世之妹,法兰西的伊莎贝拉的子嗣、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无权继承王位[20],而合法的继承人则是瓦卢瓦伯爵的后裔腓力。腓力即位成为腓力六世,开启瓦卢瓦王朝。为争夺法兰西王位,爱德华三世于1337年发动旷日持久的英法百年战争[21][22]。战争开始的数十年内英军攻势凌厉,占领广阔的法兰西领土。然而在第二階段,在歷精圖治的查理五世和優秀將領盖克兰的帶領下,成功將國土幾乎收復,雙方也進入停戰。但英格蘭王國於1415年再次入侵,並佔領大片領土,但随后的数十年内,圣女贞德和拉海尔等出色的军事领袖率领法军扭转战局,最终法国於卡斯蒂永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胜利,保住了瓦卢瓦王朝的王位。英法交战正值黑死病肆虐之时,横扫欧洲的黑死病大大削弱了法兰西的国力,其近半数人口死于这种致命的瘟疫[23][24]。

    近世历史
     
    法国宗教战争期间发生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1572年)。法国宗教战争是法国旧教同新教雨格诺派信徒的争斗,这个宗教乱局被1598年《南特敕令》终结

    15世纪法国兴起文艺复兴,创造了瞩目的文化成就。法语藉由《维莱科特雷法令》取代拉丁语成为法兰西的官方语言,随后又风靡于欧洲上层社会。文艺复兴时期,法兰西与他国的战争并未停歇,1494年至1559年法兰西围绕意大利地区同神圣罗马帝国发生多次武装冲突,史称意大利战争。宗教改革同样影响法国。在法兰西,雨格诺派是新教势力的代表,雨格诺派与天主教会的争斗引发宗教战争,这期间发生臭名昭著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数千名雨格诺派信徒丧命[25]。1589年纳瓦拉国王恩里克继承法国王位,称亨利四世,开启波旁王朝的统治。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肯定雨格诺派的合法性,宗教分裂的乱局一度终结。地理大发现后,新大陆亦出现法国探险家的身影,例如雅克·卡蒂埃和萨米埃尔·德尚普兰。根植于法国探险家的探索与皮毛贸易活动,法国殖民者在北美洲开拓广大的殖民地,是为新法兰西。

     
    “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期间实行君主专制,自稱“朕即國家”。此时期法国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

    路易十三统治时期,在宰相黎塞留主导下,法国国力日益强盛,在欧洲的影响力也空前加强,並加入了三十年戰爭取得最終的勝利。路易十三的继承者路易十四年幼时,法国由安妮女王和马扎然摄政。此时段发生反对君主专制的投石党乱,而当时法国正与西班牙交战,法国一度面临内忧外患。投石党乱平息后,法兰西贵族势力不再对王权构成威胁,这为随后路易十四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打下基础。而在戰勝西班牙帝國後,法兰西王国的国力于路易十四统治期间达至巅峰,成為無可爭議的第一強權。路易十四把大贵族集中在凡尔赛宫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人治不可挑战。路易十四统治期间的法國,不僅是欧洲第一的人口大国,更是當時世界的陸海雙料霸權,在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法语成为欧洲上层社会首崇的语言,在外交、科学和文学上皆为最为通用之语言,直至20世纪才渐为英语取代[26]。法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都拥有殖民地,称为法兰西第一殖民帝国。宗教方面,路易十四撕毁《南特敕令》,囚禁上千名雨格诺派信徒,维护天主教支配地位。

    路易十四的曾孙路易十五继承了太阳王的王位,沿用其君主专制。法国的霸主地位在路易十四统治后期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开始动摇,法國宰相弗勒里休養生息,成功使得法國於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後再次取得了霸權。但法国在七年战争(1754年-1763年)中战败,失去在美洲和印度的广大殖民地。不过,法国在欧洲的领地不减反增,洛林和科西嘉岛分别在1766年和1770年成为法国的一部分。相比于祖父路易十四,路易十五的治国才能逊色很多——法国王权开始遭到威胁,他死后15年,法国即爆发反对君主制的大革命[27][28]。路易十六是路易十五之孙,他以大量资金支持美国独立,酿成财政危机,为大革命埋下祸根。路易十六统治时期,启蒙思潮兴起,法国科学家也创造有科学成就——1778年安托万·拉瓦锡发现氧气;1783年孟格菲兄弟发明载人热气球。法国探险家路易·安托万·布干维尔和拉彼鲁兹伯爵参与全球航行与地理勘探。启蒙思潮宣扬理性主义,主张将理性主义作为统治合法性和权威性的来源和判断标准,这动摇了法国君主专制的思想根基。

    近代历史
     
    1789年7月14日,法国革命者攻占巴士底狱

    为寻求解决财政问题,法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但会议很快陷入僵局。第三等级平民的代表对于自身权利不满,自行组织国民议会,公开反对王权权威。数日内局势紧张,巴黎陷入暴动,7月14日,愤怒的示威者攻占了法国王权的象征巴士底狱。7月14日被视作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一天随后被定为法国国庆日。8月26日《人权宣言》颁布,这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据此法国确立基本的人权。宣言强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言论自由以及司法公正。它呼吁废止王室与贵族的特权,主张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权利。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出逃,打破了民众对于君主立宪的幻想,尽管路易十六随后同意签署新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多数民众自此开始倾向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而废除君主或是削弱王权的尝试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奥地利和普鲁士国王发表过《皮尔尼茨宣言》警告革命者不要进一步侵犯路易十六的权力。1792年4月20日法国对奥地利宣战,法国大革命战争爆发。战争期间法国国内暴乱接连不断,8月10日民众攻占杜伊勒里宫,拘禁国王、王后[29],九月屠杀随后发生[30]。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3年路易十六被判叛国,被送上断头台。

     
    1804年称帝的拿破仑·波拿巴。他通过一连串的军事征服,建立庞大的帝国,传播了法国的革命理念和法治思想

    新生的共和国面临内忧外患——欧洲列强不断施加压力,国内反革命暴乱不断[註 6]。9月,罗伯斯庇尔建立专政统治,称为雅各宾专政。1793年至1794年,有16,000至40,000人被处决;法国西部,“蓝党”(Bleus,革命支持者)与“白党”(Blancs,君主制支持者)的冲突不断[31][32]。

    在随后的战争中,外国的干涉(第一次反法同盟)和国内的反革命暴动都被挫败,共和国得以存活。法军甚至攻入国外,在邻国建立一系列共和国家,是为“姊妹共和英语Sister republic”。热月政变终结了罗伯斯庇尔的专政,但热月党人的统治并不持久。1799年英国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进攻法兰西共和国,军人势力逐渐控制法国政局。热月党人的督政府于1799年被军人拿破仑·波拿巴等人发动的雾月政变推翻。拿破仑随后成为了新建立的执政府“第一执政”,揽得大权,1802年击败第二次反法同盟。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05年他又自立为意大利国王。拿破仑的军事和政治行动改变了欧洲局面,也引发前后共持续12年的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是出色的军事家,他带领的法军曾一路高歌猛进,攻占欧洲广阔的领土。拿破仑的经典战例包括烏爾姆戰役和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的征服改写欧洲的政治地图,他的家族成员成为一些新建王国的君主[33]。拿破仑的征服也在全世界传播法国的理念和改革,包括米制、拿破仑法典和人权的观念。法军的攻势止于俄国,拿破仑对俄国的进攻遭到失败。随后的第六次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的帝国,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33]。1815年拿破仑的短暂复辟也随着滑铁卢战役的败退而宣告结束。

    复辟的波旁王朝被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1848年,欧洲掀起革命浪潮,七月王朝未能幸免,被二月革命推翻,随后第二共和国建立。第二共和国政府重启第一共和时期的改革,再次废除奴隶制,并推行普选。1852年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之侄)称帝成为“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希望提升国际地位,参与和主導多场战争,如克里米亚战争、法墨战争、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在意大利,法国吞并原属撒丁王国的萨伏依和尼斯,得到领土利益。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御驾亲征的拿破仑三世黯然下台。新建的共和政府挫败巴黎的无产阶级公社起事,建立较为稳定的共和政权,史称第三共和。此时期欧洲步入新帝国主义时期,法国也参与欧洲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对于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夺。19世纪至20世纪,法国夺得幅员辽阔的殖民地(尤其在非洲),建立领土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仅次于大英帝国。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法国的领土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总陆地面积的8.6%。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法国国内和国际局势趋于稳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也日臻成熟,乐观主义成为社会的一种现象。这段时期被称为“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1905年法国通过法案完成政教分离。

    现代历史
     
    1917年6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壕中的法军士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是协约国的最大主力,与德国和奥匈帝国作战。在战争中,法国北部的一小部分领土被德军占领,但是最终法国以惨痛的代价赢得胜利。124万名法军士兵丧命,占法国总人口的4%[34],其中在1912年至1915年间征召的士兵有27%-30%的死亡率[35]。战间期法国左翼政治联盟人民阵线曾赢得立法选举,得以在全国推行多项改革,包括年假、八小时工作制和妇女参政等。

     
    夏尔·戴高乐是法国20世纪的关键人物,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由法国运动的领袖,也是后来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在总统任期(1959-1969)内着手实行去殖民化政策,平息“五月风暴”运动,并保住法国在战后的大国地位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雖在比利時的阿尼戰役擊敗德軍,但最終没能阻挡住纳粹德国的凌厉攻势,1940年6月22日本土宣告沦陷,第三共和国滅亡[36][37]。1940年7月10日,國會决定将權力移交給老元帅菲利普·貝當[註 7],法国本土被德国划分为北方的军事管辖区和南方的自由地区,其中自由地区由贝当政府统治,政府设在维希,故名“维希政权”,正式國名為法蘭西國(l'État français),受德国控制,實施了一連串壓制言論自由的舉措;除了政治層面以外,亦加强国家对经济、宗教与社會等各层面的管控。法国的国家格言更从“自由、平等、博愛”被置換成了“勞動、家庭、祖國”(Travail, Famille, Patrie)。夏尔·戴高乐领导自由法国运动继续抵抗,并在伦敦设立有流亡政府[38]。自1942年至1944年,大约160,000名法国公民(其中有约75,000名犹太人)被送往在德国和波兰的灭绝营和集中营[39][40][41][42]。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而自由法國8月發動龍騎兵行動解放南法。翌年法国解放,戴高乐成立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接管法国本土,继续与德国交战,并着手清算通敌者。临时政府亦推行了一些改革,包括给予女性选举权和建立社会保障系统等。战后临时政府实施新宪法,建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同时法国是1949年建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创始成员。在印度支那半岛,法军试图恢复殖民统治,但在最終於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中失利,败给越南独立同盟会。在阿尔及利亚,法国亦陷入反殖民战争泥潭。法国国内政局受阿尔及利亚危机影响,冲突不断,关于是否继续控制这个有超过100万欧洲人定居[43]的北非本土省的争议,使内战险些上演[44]。

    1958年,法國政局动荡,內閣更換頻繁,加上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拖累国力受损。当年5月,部分軍官在阿爾及爾發起五月十三日政變法语Coup d'État du 13 mai 1958,5月25日在法國南部也發生反政府暴亂,迫使時任總統勒內·科蒂任命當時已下野的戴高樂擔任總理。10月5日,戴高樂宣告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1月進行國民議會選擧,以戴高樂為首的保衛新共和聯盟取勝。欠缺稳定性的第四共和国宪法被新宪法取代,扩大了总统的权力[45],首任总统即是二战期间的英雄戴高乐。戴高乐政府试图终止反殖民战争,以保证国家的统一。1962年法国签署《埃维昂协定英语Évian Accords》结束战争,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余下的法国殖民地,被称为海外省和海外领地。法國在戰後的1945年至1975年经济出现快速增长、建立高度发达的社会福利体系[46],称为黄金三十年。在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下,戴高乐实行“民族独立”的政策,他主导法国退出北约的军事一体化组织,着手执行核计划英语Force de dissuasion,使法国最终拥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贮备量。为团结欧洲国家以与美苏抗衡,他与西德签署《爱丽舍条约》,恢复双方的合作关系,推动法德和解。1968年法国爆发五月风暴学生运动,社会反响巨大。这次运动被看作是法国由保守道德思想(如宗教、权威尊重和爱国主义)转向自由道德思想(世俗主义、个人主义、性革命)的分水岭。尽管乱局被政府平息,但此次运动表现出的政府与部分民众的隔阂,使得政府失去部分民心。1969年,戴高乐关于削弱参议院权力的修宪案公投英语French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 1969失败,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2015年巴黎共和国广场的共和游行

    在后戴高乐时代,法国虽仍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经济体之一,但面临着多项经济问题,有着高失业率和高公共债务。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法国站在欧洲一体化发展的最前沿。1992年法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9年参与建立欧元区,2007年又签署《里斯本条约》[47]。法国的注意力也重新转向北约,参与大部分与北约成员国相关的军事行动[48]。

    自19世纪起,便有大量移民定居法国。最初他们大多数是来自欧洲天主教国家的男性外籍工人,失业时多数亦会选择回国[49]。20世纪70年代,法国面临经济危机、开始放宽移民政策,给予移民永久定居权,遂迎来新移民(大多数来自非洲马格里布地区[49])。放开移民亦导致社会问题,数十万穆斯林享受公共住房补贴的同时,拥有着高失业率[50],这个现象在大城市最为明显。法国放弃同化政策,不再强制要求移民遵守法国传统价值观以及文化规范。政府允许移民保留他们自己的文化习俗,仅需融入社会[51]。

    21世纪初恐怖主义兴起,法国亦遭到波及,面临恐怖袭击威胁。2015年1月的查理周刊总部枪击案引发法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爱国游行,有超过440万人参加,即2015年共和游行[52][53]。2015年11月巴黎再遭恐怖袭击,造成137人死亡。这次袭击事件是二战以来法国领土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事件[54][55],也是馬德里三一一連環爆炸案以来欧盟国家伤亡最为惨重的袭击事件[56]。2016年法国国庆日,尼斯遭到恐怖袭击,85人死亡、202人受伤[57]。法國自2015年11月13日遭受恐怖攻擊以來,因為斷續發生的恐怖攻擊而數次延長緊急狀態,最新的一次延長預計延長至2017年11月1日[58]。

    ^ 1.0 1.1 1.2 1.3 Jean Carpentier (dir.), François Lebrun (dir.), Alain Tranoy, Élisabeth Carpentier et Jean-Marie Mayeur (préface de Jacques Le Goff), Histoire de France, Points Seuil, coll. " Histoire ", Paris, 2000 (1re éd. 1987), p. 17 ISBN 2-02-010879-8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p. 20–24 ^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754 [2011-01-23]. ISBN 978-0-521-086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0).  ^ Claude Orrieux. A history of ancient Greece. John Wiley & Sons. 1999: 62 [2011-01-23]. ISBN 978-0-631-2030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0).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 29 ^ Provence in Stone. Life. 1953-07-13: 77 [2011-01-23].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p. 44–45 ^ 8.0 8.1 Carpentier et al. 2000, pp. 53–55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p. 76–77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p. 79–82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 81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 84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p. 84–88 ^ Faith of the Eldest Daughter – Can France retain her Catholic heritage?. Wf-f.org. [201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2).  ^ France. Berkley Center for Religion, Peace, and World Affairs. [2011-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6).  See drop-down essay on "Religion and Politics until the French Revolution" ^ Treaty of Verdun. History.howstuffworks.com. 2008-02-27 [201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 History of France – The Capetian kings of France: AD 1987–1328. Historyworld.net.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6).  ^ 18.0 18.1 The Story of French. google.fr.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4).  ^ Massacre of the Pure. Time (New York). 1961-04-28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3).  ^ 20.0 20.1 Albert Guerard, France: A Modern Histo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Ann Arbor, 1959) pp. 100, 101. ^ Don O'Reilly. "Hundred Years' War: Joan of Arc and the Siege of Orléans". TheHistoryNet.com. ^ France VII. Microsoft Encart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9. Webcitation.org. [2012-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31).  ^ Emmanuel Le Roy Ladurie (1987). "The French peasantry, 1450–166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 32. ISBN 0-520-05523-3 ^ Peter Turchin (2003). "Historical dynamics: why states rise and fal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179. ISBN 0-691-11669-5 ^ Massacre of Saint Bartholomew's Day. Britannica.com.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4).  ^ Language and Diplomacy. Nakedtranslations.com.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1).  ^ BBC History: Louis XV (1710–1774). BBC.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1).  ^ Scholarly bibliography by Colin Jones (2002) (PDF). [2011-07-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25).  ^ Censer, Jack R. and Hunt, Lynn. 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 Explo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4. ^ Doyle, William.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191–192. ^ Dr Linton, Marisa. The Terror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PDF). Kingston University.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1-17).  ^ Jacques Hussenet (dir.), " Détruisez la Vendée ! " Regards croisés sur les victimes et destructions de la guerre de Vendée, La Roche-sur-Yon, Centre vendéen de recherches historiques, 2007 ^ 33.0 33.1 Blanning, Tim. Napoleon and German identity. History Today 48 (London). April 1998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3).  ^ France's oldest WWI veteran dies. London: BBC News. 2008-01-20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5).  ^ Spencer C. Tucker, Priscilla Mary Roberts (2005).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BC-CLIO. ISBN 1-85109-420-2 ^ The Collapse of the Third Republic: An Inquiry into the Fall of France in 1940,William L. Shirer ^ Julian Jackson, The Fall of France, The Nazi Invasion of 1940, 188-197. ^ "Vichy France and the Jew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ichael Robert Marrus, Robert O. Paxton (199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 368.ISBN 0-8047-2499-7 ^ The Danish Center for Holocaust and Genocide Studie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6).  ^ BBC, The Vichy Policy on Jewish Deportation.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6).  ^ France,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http://www.ushmm.org/wlc/en/article.php?ModuleId=100054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Noir sur Blanc: Les premières photos du camp de concentration de Buchenwald après la libération, 存档副本 (PDF). [2014-10-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1-09).  (French) ^ Kimmelman, Michael. In France, a War of Memories Over Memories of War. The New York Times. 2009-03-04 [2016-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2).  ^ Crozier, Brian; Mansell, Gerard. France and Algeria. International Affairs (Blackwell Publishing). July 1960, 36 (3): 310. JSTOR 2610008. doi:10.2307/2610008.  ^ From Fourth to Fifth Republic –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5-23. ^ D. L. Hanley, A. P. Kerr, and N. H. Waites. Contemporary France: Politics and Society Since 1945 2. Routledge. 1984. ISBN 0-415-02522-2.  ^ Declaration by the Franco-German Defense and Security Council. Elysee.fr.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0-25).  ^ France and NATO. La France à l'Ota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1).  ^ 49.0 49.1 Marie-Christine Weidmann-Koop, Rosalie Vermette, "France at the daw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rends and transformations", p.160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Yvonne Yazbeck Haddad and Michael J. Balz, "The October Riots in France: A Failed Immigration Policy or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2006) 44#2 pp. 23–34. ^ Sylvia Zappi, "French Government Revives Assimilation Policy", in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存档副本. [2015-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30).  ^ Hinnant, Lori; Adamson, Thomas. Officials: Paris Unity Rally Largest in French History. Associated Press. 2015-01-11 [2015-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 Paris attacks: Millions rally for unity in France. BBC News. 2015-01-12 [2015-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2).  ^ Parisians throw open doors in wake of attacks, but Muslims fear repercussions. The Guardian. 2015-11-14 [2015-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9).  ^ Syeed, Nafeesa. Yes, Parisians are traumatised, but the spirit of resistance still lingers. The Irish Independent. 2015-11-15 [2015-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0).  ^ Europe's open-border policy may become latest victim of terrorism. The Irish Times. 2015-11-19 [2015-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 Breeden, Alissa J. Rubin, Adam Nossiter, Aurelien; Blaise, Lilia. Death Toll From Terrorist Attack in Nice, France, Rises to 84.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7-15 [2016-07-15].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5).  ^ 恐攻威脅未降 法國將延長緊急狀態|蘋果新聞網|蘋果日報. 蘋果新聞網. [2019-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

    显示更少

短语手册

你好
Bonjour
世界
Monde
你好世界
Bonjour le monde
谢谢
Merci
再见
Au revoir
是的
Oui
Non
你好吗?
Comment vas-tu?
好的,谢谢
Bien, merci
多少钱?
Combien ça coûte?
Zéro
Une

附近哪里可以睡 法国 ?

Booking.com
487.349 总访问量, 9.186 兴趣点, 404 备份路径, 34 今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