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伯多祿大殿(拉丁語:Basilica Sancti Petri;義大利語: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俗譯聖彼得大教堂)是位於梵蒂岡的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作為最傑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前方則為聖伯多祿廣場與協和大道。雖然並不是所有天主教教堂的“母堂”、亦非羅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聖伯多祿大殿仍被視為是天主教會最神聖的地點。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多位建築師與藝術家多納托·伯拉孟特、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和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等都曾參與聖伯多祿大殿的設計。聖伯多祿廣場的設計人是吉安·洛倫佐·貝尼尼。堂內保存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的壁畫與雕刻。
根據天主教會聖傳,聖伯多祿大殿是宗徒之長聖伯多祿的安葬地點,歷任教宗也大都安葬於此。
聖伯多祿大殿由於其禮儀作用,是著名的天主教朝聖地點之一。教宗每年會在此舉行多個儀式,包括聖殿內外的人數,每次約有一萬五千人到八萬人參與。聖伯多祿大殿與基督教歷史上許多事件都有很強的關聯,包括早期教會、教宗國建立、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等。
Cité du Vatican(法文)位置 梵蒂冈(欧洲和北美洲)標準文 i, ii, iv, vi登录年份1984(第8屆會議)面积0.44平方公里聖彼得墓地
據正統的《四福音》記載,當耶穌被釘十字架後,他的十二個門徒之一聖彼得(或譯伯多祿或伯鐸)成為門徒中的領導者,開始建立教會,成為早期教會最具有影響力的傳教士之一,天主教傳統普遍認為,彼得在任職34年後前往羅馬,並於公元64年10月13日,尼祿皇帝統治期間與聖保羅一同殉道。彼得的處決是當時羅馬帝國逼迫基督教的眾多殉難之一。根據按照及耶柔米教會傳統的說法,官府則依照彼得的要求將其頭朝下,倒釘在十字架上而死,因為他認為自己不配像耶穌一樣死去。
聖彼得的釘十字架事件發生在當時作為城市主要娛樂場所之一:尼祿馬戲團的古埃及方尖碑附近,這座方尖碑現在矗立在聖彼得廣場,並被尊為彼得死亡的“見證人”。同時也是羅馬現存的幾個古老方尖碑之一。[1]
根據傳統,聖彼得的遺體後來埋葬後於馬戲團外的梵蒂岡山上,距離他的死亡地點不到150公尺(490 英尺),幾年後人們在這個地方建造了一座神殿,隨後彼得下葬後的許多年裡,有許多基督徒紛紛選擇葬在聖彼得附近。近三百年後,舊圣伯多禄大殿在此地建成。
1939年,教宗庇護十二世 (Pius XII) 在例行整修聖伯多祿大殿的時候,在大教堂地下室發掘出了一個骨灰盒,上面則有「聖彼得在此」等幾個希臘字。經由考古學家瑪潔莉塔·瓜爾杜奇檢驗以後發現,骨灰盒的九塊骨頭是一名六十多歲男性留下的,這名男性穿著紫色鑲金邊的壽衣,雖然不能確定這些骨頭就是聖彼得的遺骨,但稀有的壽衣則表明該埋葬者的身份非常重要,後在1950年12月23日,庇護十二世在聖誕節前夕前向全世界廣播宣布發現聖彼得墓[2],並在2013年11月24日,由教宗方濟各在聖彼得廣場舉行「信德年」的結束彌撒食,首度公開陳列聖彼得的遺骨。[3]
19世纪画的舊圣伯多禄大殿,这大约是1450年的景象。舊圣伯多禄大殿隨後,舊聖伯多祿大殿於318年至322年間開始建造,並在30年後完工。該建築由君士坦丁大帝资助[4],历时三十年建成,为拉丁十字形狀的巴西利卡式建筑,長約103.6米,在入口前有一個大的廊柱中庭。一般若認為老圣伯多禄大殿是在圣伯多禄的墓地上建立,其中有非常多的墳墓和紀念碑,從聖伯多祿一直到十五世紀的教宗。老圣伯多禄大殿和羅馬早期的教堂一樣,採用如君士坦丁聖殿的典型羅馬聖殿風格,並非古希臘羅馬風格[5],其中大殿入口位於東邊,後廊在建築物的西邊,後來的圣伯多禄大殿也幾乎維持了這様的特徵[6]。而在新的圣伯多禄大殿落成之後,原建築被稱為老圣伯多禄大殿,和現在的建築物識別[7]。
西元800年圣诞节,查理大帝在此跪着做礼拜时,突然被教宗良三世加冕,并被其称为“罗马人的皇帝”,成為西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和天主教世界的保護者。[8]其後在846年,撒拉森人為得到聖殿的財寶和聖餐儀式器皿破壞聖殿[9],由於聖殿位於奧勒良城牆外,少了一層保護,而成爲被攻擊的目標。[10]
重建計畫到了15世紀,隨著舊伯多祿大殿的結構日益變舊,亞維農教廷遷回羅馬後,萊昂·巴蒂斯塔·阿伯提和貝爾納多·羅塞利諾提出重修教堂的計畫,維修半圓形後殿,並於在聖殿正面加建多層陽臺。阿尔伯蒂則斷言聖殿有結構問題:
“我注意到聖伯多祿大殿有一個不好的特點:又長又高的牆,沒有足夠結構給予承托,又沒有扶壁支撐;牆壁窗洞又太大;結果風的流動導致牆面被侵蝕;無疑再改動有機會讓建築倒塌。”[11]
教宗儒略二世原本打算保留原有建築,但其後在1505年改變主意,儒略二世决定決定拆除古老的大教堂,以計畫重建圣伯多禄大殿。因爲聖殿對於羅馬教會的歷史有重大意義,當時人民對此計劃有很大反響,最後大殿裏的祭壇得以保留,並放在新聖殿。[12],並任命多納托·伯拉孟特擔任總設計師;大殿于於1506年4月18日动工,1626年宣布落成,即今日所见之圣伯多禄大殿。
這次修建共由輪替了多位總監督,自一開始的總設計師多納托·伯拉孟特後,在1514年拉斐爾被委任了總監的職位,再之後的1538年為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和1547年則是米開朗基羅都陸續挑起這重責大任。最後在1606年,卡洛·馬代爾諾接下了擴建的工作,才在1626年正式完成了這一系列的工程,並正式舉行了祝聖禮。
用於資助建造舊伯多祿大殿的一種方法是給予贖罪券以換取捐款。這種籌款方法的主要推動者是出身於霍亨索伦家族,來自马格德堡及美因茨大主教的教阿爾布雷希特,他當時不得以重建計劃來做出貢獻,好清償欠羅馬教廷的債務。為了促進捐款,他還任命了德國道明會修道士若望·特次勒擔任大委事,利用該推銷術而引發一場醜聞。[13]從而致使馬丁·路德推動成為引發宗教改革的導火線之一。[14]
^ Frank J. Korn, Hidden Rome Paulist Press (2002) ^ Hijmans, Steven. University of Alberta Express News. In search of St. Peter's Tomb. [25 Decem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January 2006). ^ City, Associated Press in Vatican. Vatican displays Saint Peter's bon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Guardian. 2013-11-24 [2020-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0) (英语). ^ Cunningham, Lawrence. Cultures and Values. USA: Clark Baxter: 671. 2010. ^ Sobocinski, Melanie Grunow. Detroit and Rome. The Regents of the Univ of Michigan. 2005: 77. ISBN 0-933691-09-2 (英语). ^ Dietz, Helen. The Eschatological Dimension of Church Architecture. Sacred Architecture Journal. 2005, 10 [201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9). ^ Boorsch, Suzanne. The Building of the Vatican: The Papacy and Architecture.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Bulletin. Winter 1982–1983, 40 (3): 4–8. ^ 陈曦文,《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社会》,1999年,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P121,ISBN 978-7-5006-3366-2 ^ Davis, Raymond. The Lives of the Ninth-Century Popes (Liber pontificalis).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95年: 96 (英语). ^ Barbara Kreutz (1996). Before the Normans: Southern Italy in the Ninth and Tenth Centuri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p. 25–28. ^ William Tronzo. St. Peter's in the Vatic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6. ISBN 0-521-64096-2 (英语). ^ Garder, Helen; et al.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With Infotrac. Thomas Wadsworth. 2004年3月17日: 219. ISBN 0-15-505090-7 (英语). ^ "Johann Tetzel",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7: "Tetzel's experiences as a preacher of indulgences, especially between 1503 and 1510, led to his appointment as general commissioner by Albrecht, archbishop of Mainz, who, deeply in debt to pay for a large accumulation of benefices, had to contribute a considerable sum toward the rebuilding of St. Peter's Basilica in Rome. Albrecht obtained permission from Pope Leo X to conduct the sale of a special plenary indulgence (i.e., remission of the temporal punishment of sin), half of the proceeds of which Albrecht was to claim to pay the fees of his benefices. In effect, Tetzel became a salesman whose product was to cause a scandal in Germany that evolved into the greatest crisis (the Reform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church." ^ Hillerbrand, Hans J. "Martin Luther: Indulgences and salvatio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7.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