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00年时的尼格拉城门
尼格拉城门初建于约180年,是凯尔特族特雷维尔人的城市——奥古斯塔·特里沃鲁姆(Augusta Treverorum;今德國特里尔)的北城门,当时的古罗马人喜欢用大块的立方形砖石建造建筑,尼格拉城门中最大的一块重达6吨。从附近开采的砂岩块由青铜锯切割,不用水泥堆积而成,水平的石与石之间用铁钩固定。尼格拉城门的建造经历了2到4年的时间,但并没有完全完工。比如用于安装铰链的孔眼已经钻好,但是城门转轴仍未处理完毕,使得一直没能安置上可以移动的城门。
拜占庭的希腊僧侣西蒙(Simeon)在1028年后隐居在尼格拉城门建筑中,他在1035年去世后被葬在城门底楼,并被奉为圣人。为了纪念他,特里尔人在尼格拉城门中建造了两层楼的教堂,如今仍能见到城门上教堂半圆形的后殿。因为教堂只需要一座塔楼,城门的另一座塔楼当时便被拆除了,这一重大的改建至今仍在城门上留下了痕迹。尼格拉城门作为城市北门的作用,被紧挨尼格拉城门东侧的西蒙城门替代,西蒙城门比尼格拉城门小,由一座建于1389年的塔楼防御。直至1804年至1809年城门内的教堂建筑被拿破仑下令拆除。
1986年,尼格拉城门和特里尔的其他古罗马时代文化遗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添加新评论